2)第183章 很多个正三品_洪武生存指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塬的回答是:会!

  将时间线拉长,任何朝代,都避免不了这种事。

  当下,好的一方面在于,老朱想到了,那就可以提前做出规避措施,朱塬给出的一个解决方案是,部门可以设立,但同样,在需要时,也要能够进行裁撤。

  开国新朝往往是立规矩的时候,祖孙两个商定了一项措施,接下来几十年,即使是不需要,老朱也要进行几次大规模的裁撤,以便给后辈做出个操作模板。

  祖宗都这么做,将来儿孙们如法炮制,谁也不能反对。

  至于部门太多?

  相比传统的六部,当然多了,但,既然要开创一个千年未有之盛世,就不能再拘泥于前朝旧例。更何况,如果说正三品的话,当下大明可是一堆的指挥使,那个更多。

  朱塬和老朱一样,都反对重文轻武,希望做到文武平衡。

  因此,武将的正三品,也是正三品。

  既然可以有一堆的正三品武将,为什么就不能有一堆的正三品文官?

  想开了,就好了。

  总之,中书职权,尽可能地分散一些,再通过上几级的中书参政、中书平章进行统筹,等于重新收束,再集中到宰相和皇帝手中,这么做的一个好处其实就是,宰相很难大权独揽。

  因为太多。

  三个和尚都没水喝,三十个……更没水喝。

  说得兴致上来,朱塬又给老朱筹划了一些中书改革细节。

  比如奏章。

  当初一起从扬州回来时的楼船上,每当看到老朱批阅那些来自全国各地的鸡毛蒜皮,朱塬都有些忍不住内心吐槽,私下也有所考虑。

  具体的建议,说起来也非常简单。

  两件事:编号,分级。

  老朱最不喜欢的就是部下对自己隐瞒,曾经的胡惟庸案,当然是十三年的那次,除了老朱忍耐十几年一直都觉得宰相干得没自己好,还不如亲自来之外,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极度不满胡惟庸的擅断和隐瞒。

  编号,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这一点。

  将来全国各地的奏章,都需要给予一个编号。

  为了避免中间阶段被隐瞒,编号赋予之后,不仅要送到皇帝这里,还需要中书高层亲笔回执到具体上奏的官员手中,另外还要誊抄出副本,分别存档。

  避免‘火灾’之类。

  如此种种。

  再就是分级,汇聚到中书之后,再由特定的官员,不能是宰相,宰相一个人也忙不完,可以是几位行省平章,或者再低一些的中书参事、中书郎中等等,根据事情的紧要程度进行分级。

  同时,所有奏章都要按照编号做成目录,一方面将最紧要的等级送交给皇帝陛下,另一方面,还必须附带完整的目录。

  皇帝陛下处理完重要事项,可以查阅目录,对非紧要的奏章进行处理,或者全部,或者部分,或者,也可以完全忽略。

  这就相当于一种不定时不定式地抽检。

  请收藏:https://m.my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