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1章 洪武二十五年(下)_洪武生存指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破事,才能在洪武二十五年,接连拿下军权和朝权之后,理直气壮地对弟弟们动手。

  再说朱元璋的态度。

  从老皇帝的书信里,可以看出,他对长子的心思也是心知肚明,但,儿子们那些堪称惊悚的恶事,让他也觉得,是需要收拾一下,否则,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可能就要毁在一群肆意妄为的儿子们手中。

  这还要回到老朱并不怎么掩饰地给几个儿子的谥号。

  老朱是明事理的一个人。

  于是,洪武二十五年,朱标开始动手,从对自己威胁最大的次子朱樉开始,而且,巡视陕西的过程中,还找理由一股脑地将自己的一干心腹都带去了西北,让蓝玉等人接管了本该属于各大边镇藩王的军权。

  如果朱标不死,考虑到老皇帝还活着,朱标后续会做的,大概就是一步步收回八大塞王的军权,暂时让兄弟们做一个没有实权只享富贵的太平王爷。

  可惜,洪武二十五年,一个大玩笑。

  天大玩笑。

  然后,大明朝的聚光灯,再次回到了之前一步步被边缘化的朱元璋身上。

  对于长子的死,老朱是什么态度?

  其实就一点,还是典型的中国式家长。

  儿子生前,几乎就要直接把他的位置给夺了,反正,失去了军权,失去了朝权,老朱也差不多成了摆设,用一个传统的词汇,这是典型的‘忤逆不孝’。但是,作为典型的中国式家长,儿子不孝顺,却不是家长不爱孩子的理由,相反,依旧是毫无原则地偏袒着,迁就着。

  这从朱标死后的待遇就可见一斑。

  朱标死后,每年享有‘九大祭’的待遇,不仅是帝王的规格,甚至还远超历代帝王。作为对比,老朱死后,自己享受的,也只是每年标准的‘三大祭’规格。

  三倍的差距,可见朱元璋的心态。

  洪武二十五年,当朱标逝去,老皇帝回顾自己的一生,少年丧父,中年丧妻,晚年丧子,如果不考虑一个劳什子的皇帝身份,这世上,还有多少比他更可怜的人?

  于是,老皇帝崩溃了。

  当年刚坐上这江山,老皇帝有过太多太多堪称天真的想法。

  希望儿子们拱卫江山,希望臣子们相共始终,希望百姓们安居乐业……然而,随着长子的逝去,再次受到强烈打击之下,曾经一切的一切,都不重要了。

  然后,到了洪武二十六年。

  蓝玉案。

  传统说法,蓝玉案和胡惟庸案一样,都是朱元璋在兔死狗烹。

  当然不是。

  关于胡惟庸案,已经说过,是太子朱标为了接班在清除异己,特别是对朝堂有着很大影响力的李善长。

  再说洪武二十三年的大清洗,目标是淮西系,但,准确来说,只是一部分的淮西系。因为,投靠了朱标的凉国公蓝玉、定远侯王弼等等,同样也是淮西系。

  区别是,还心向着皇帝或者

  请收藏:https://m.my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