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7章 晋江文学独家发表_[三国]主公有人才收集牛逼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解颍川的情况。这样到了临颍县,他也不会抓瞎了。

  倒是他走后,寒玦奇道:“不和他解释一下,莫非是在考察黄盖的人品?”他多多少少猜到些,若是心浮气躁,觉得担任城管是在侮辱人,直接撂挑子不干,那这人就不必去临颍县上任了。

  “黄盖的人品应当是过硬的,”荀澜解释说:“主要是他是外州过来,我担心他会水土不服,担任城管和当地的居民接触的多,能感受到阳翟管理秩序的不同,这样他在临颍县上任,才不会与我的理念背道而驰。”

  基层的锻炼很重要,所以他最近又安排了一批人在豫州做城管,还有去当衙役、胥役的。这些他直接安排的人,除了效力于当地的县衙,还要定期向州牧府写信汇报,暗地传回来其他郡县高级官员是否渎职的消息,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

  不过那么多信件荀澜是看不过来的,平时要先让从事们筛选一遍,将有用的筛选出来。哪个地方存在弊端,再命专门的小组前去调查。该撤职的撤职,该查办的查办,在不引起官场大规模震荡和世家警觉下,精准地撤换官员,整顿吏治。

  一切都有条不紊地推进着,荀澜要做的事情太多,仅靠太平车、颍川纸、胡椒粉等进项还不够,他现在最重要的赚钱渠道依旧是治病。依靠收取的昂贵诊金,荀澜快速扩大工厂和店面的规模,同时在外地开设连锁店,竭尽可能地提供就业岗位,安置流民。

  因为流民不处理好,对他的政权而言就是极大的威胁。

  首先,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流民很容易引发□□。再者,流民不事生产,不安排他们就业,官府就丢失了一部分赋税。还有一点是,若是不安抚流民,他们极有可能依附有心作乱的世家大族,成为他们的私兵,被世家所匿,不承担赋税和徭役。

  在流民的处置上,戏志才、徐庶等谋士也持有相同的观点,并十分庆幸主公是眼光长远之人。流民绝对不能放任不管,但一般的长官无处安置这么多流民。

  虽然很多店铺在招募人手,但很多流民是没有能力上手的。谋士们的意见是尽量收青壮的流民,其余的人可以赶走。

  然而他们的主公不是一般人,荀澜秉持“应收尽收”的原则。

  “这世上没有无用的人,只有摆错位置的人。”荀澜是这么对谋士们说的:“老人妇女儿童,也有好好生活的权利。身为一州之主,当对百姓一视同仁,还请诸位助我。”

  荀澜觉得,如果提供不了那么多的就业岗位,那就让他们参军吧。既然选择了参军,就有了被军事化管理的觉悟。不论何种年代,在军队里“服从”都是最重要的。

  加入了军队就可以按照荀澜的意思来进行管理。

  至于戏志才担忧的无法养活那么多人,荀澜直接

  请收藏:https://m.my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