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天堑挡不住人心_大明王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常路的阵型打了于彦良和唐洋一个措手不及。

  于彦良举起手中出产自时代商行琉璃工厂的“望远镜”,仔细看过去,倏然间出了一身冷汗,语气凝重的道:“老唐,快看!”

  唐洋也举起望远镜——现在大明雄师之中,上至都指挥使,下至百户千户,基本上都人手配置了望远镜,担任斥候的队伍,也都配备有。

  这玩意儿不贵。

  时代商行也没打算靠这个赚钱,几乎是成本价出售给兵部。

  且性能比海外流传过来的更好。

  唐洋看了片刻,面色凝重起来,“难怪这第一团兵线行军如此之混乱。”

  因为根本不是兵。

  是手无寸铁的老百姓——鞑靼区域的牧民。

  而且不是男性。

  全是妇孺老人。

  瓦剌妄图用这群妇孺老人来攻城?

  于彦良和唐洋对视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惊恐:你不得不承认,瓦剌这一次选择了一种最完美的战术来攻城。

  像这样的方法,在古代并不是没有过前例。

  但几乎都没什么好效果。

  然而现在的局势却不一样,瓦剌大军驱赶了一千多妇孺老人作为第一线炮灰来敲城门,镇北城如何应对?

  不开城门?

  那么毫无疑问,瓦剌大军押后的骑军会一轮又一轮骑射,将这一千多妇孺老人全部射杀,然后再继续攻城便是。

  可一旦如此,后果将不仅仅是展现在这一场攻防战上。

  这些妇孺老人全是鞑靼区域的百姓。

  一旦他们被完全射杀,鞑靼区域的牧民也许会对瓦剌仇恨,但肯定也会怨恨大明的见死不见,如此好不容易凝聚起来的鞑靼百姓的人心,有可能因为这一个事件土崩瓦解。

  鞑靼人自愿加入瓦剌大军之中报复大明这样的情形可能不会出现,但之后的战事,大明也休想得到鞑靼人的配合。

  可如果打开城门帮助这群妇孺老人,那么瓦剌骑军就可以趁机攻城,一旦让他们进入城内,那么镇北城的沦陷是必然的了。

  一旦巷战,火铳的威力会大幅度下降。

  火炮更是没有用武之地。

  怎么办?

  眼看这一千多妇孺老人越来越近,眼看瓦剌的骑军越来越近,唐洋和于彦良甚至不用望远镜,都能清晰看见瓦剌骑军的战马盔甲是什么颜色了……

  唐洋陷入沉默。

  于彦良表面镇定,内心却是天人交战。

  一方面是整个鞑靼区域的人心,涉及到文化同化的大局,一方面是牵扯到整个延平布政司城市群的防线安全。

  很难取舍。

  唐洋忽然轻声说了句,“还好我聪明,这些年给家人赚了不少钱财,要是用军功换取的是权势和官位,就算以后子孙世袭,要是废人一个没有能力的话,有权也保不住偌大的家业。”

  于彦良愣住,“想好了?”

  唐洋哈哈一笑,没说话。

  我们有得选择么?

  但他没有影响于彦良的选择,因为于彦良才是主将。

  于彦良沉默良久,对身边的亲兵道:“传我兵令,我镇北儿郎做好死战准备,若是城池失守,在杀敌无望的情况下,务必摧毁手上或者身边的火炮和火铳!”

  绝对不能将火器留给瓦剌大军使用。

  有些悲怆。

  镇北城再高,可天堑再难逾越,也挡不住人心这件武器。

  镇北城危矣。

  大明王冠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my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