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一章 顽劣的少年_我为国家修文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长绘画,而且还在学薛曜、褚遂良的基础上,创造出独树一帜的“瘦金体”,瘦挺爽利,侧锋如兰竹,与其所画工笔重彩相映成趣。

  而太师蔡京,也是一位书法大家。他的书法博采诸家众长,自成一体,笔法姿媚,字势豪健,痛快沉着,独具风格。

  早在宋哲宗时,蔡京就以书法扬名于世,当时还做端王的赵佶很喜欢蔡京的书法,从别人手里高价买下蔡京题写过的扇子。

  赵佶即位后,赏识蔡京的才华,经常把自己创作的花鸟画拿给蔡京题跋。

  这两人,既是君臣,又是艺术好友,蔡京能身居高位,与赵佶对他的书法赏识不无关系。

  ……

  王希孟和他的画学同学,显然没有注意到站在门外的赵佶和蔡京,更没有想到,命运的玩笑开得如此之大。

  大观四年(1110年),翰林图画院科考如期举行。

  全国各地的画家全都蜂拥而至,准备参加这独特的翰林图画院科考,期望能以自己的画技赢得官家的赏识,从而进入翰林图画院,成为一名人人敬仰的宫廷画师。

  在画学中学习了三年之久的王希孟,也带着画具,精神奕奕地前去应考了。

  进入一人一间的简易考棚之后,王希孟将用蜜蜡密封住的考题打开,一看之下,顿时愣住了。

  考题中只有一句诗:“踏花归去马蹄香”。

  这是考题?

  以前在画学里学的不都是一些花鸟鱼虫啊,宫女啊之类的画吗?

  这次怎么忽然变成了一句诗?

  王希孟陷入了沉思之中:应该用什么样的画面来表现这诗句里的意境?

  不止是他,和王希孟一起来应考的来自全国各地的画家们,面对着这莫名其妙的考题,一个个全都是一筹莫展。

  咱们以前不是这么作画的啊!

  以前的命题作画,要么是“春日游园”,要么是“秋日赏菊”,都是简单明了,直指主题的,这用一句诗来作画,是哪个缺德货想的注意啊?

  过了大半天,终于开始有人动笔了。

  一位面带菜色,长得有些瘦巴巴的画家在绞尽了脑汁之后,毅然拿起画笔,落在了铺在考桌中央的绢纸之上。

  短短片刻,画面已跃然纸上。

  这位画家原来是在“踏花”二字上下功夫。

  在他的画上,画了许许多多的花瓣儿,一个人骑着马在花瓣儿上行走,表现出了游春的意思。

  而另一位画家则另辟蹊径,煞费苦心地在“马”字上下功夫。他画面上的主体是一位跃马扬鞭的少年,在黄昏的疾速归来。

  王希孟咬着笔杆,紧皱眉头苦苦思索。

  “踏马归去马蹄香……这画的主题,不是游人,也不是花儿,而是马蹄香吧?”

  他想了半天,忽然就有了思路,提起画笔在绢纸上飞快地画了起来。

  短短片刻功夫,一只大大的马蹄子跃然纸上,这马蹄子纤毫毕现,下面还沾着被踩得有些变了形的一朵粉红色的花瓣。

  答完题后,王希孟长舒了一口气,心中暗自得意:我这番奇思妙想,怕是没几人能想得出来吧?

  半个月后,翰林图画院张榜公布考试结果:王希孟名落孙山!

  王希孟在伤心失望之余,并没有想到,之后的遭遇更是让他如雪上加霜!

  请收藏:https://m.my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