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一章 接笔_我为国家修文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会儿,他才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一脸感激地看着向南,说道,“向专家,我懂了,今天真是谢谢你了!”

  “朱师傅你太客气了!”

  向南笑了一下,看了看时间,这么一停顿,已经到了午饭时间了,他邀请道,“朱师傅,你辛苦一晚上了,要不中午我请你吃个饭?”i/i

  “那哪行!那哪行!要请,也是我请您!”

  老朱连连摆手,略有些遗憾地说道,“今天我老婆出差了,中午我得回家给老人孩子做饭,这样,等过两天,我请您吃地道的湘楚农家菜!”

  “哈哈,行,那我就等着你来请我了。”

  向南一边跟老朱说笑着,一边朝外面走去。

  出了门,老朱就骑着电动车急匆匆地回家做饭去了,向南就随便找了一家看起来还挺干净的小饭馆,随便点了两个菜,填饱了肚子之后,就回到了博物馆里。

  全色之后,就是接笔了。

  接笔,先要揣摩古书画作者所用毛笔及其笔法。

  接笔使用的毛笔应软硬兼毫、大小精细具备。i/i

  宋代书画家米芾曾说:“笔不可意者,如朽竹篙舟、曲箸哺物。”

  这说明毛笔的优劣,于接笔的效果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其次,是揣摩作者的墨法。

  明代时,朱耷喜欢用淡墨,徐渭擅长在墨中加入胶水,故其水晕墨章别有情趣。

  清代初期之时,程邃晚年爱用极干墨,蒋廷锡有时候会在墨中加入赭石水,而黄宾虹则喜欢用宿墨。

  对于接笔的修复师来说,这一点不能不事先去了解清楚。

  接笔的关键是掌握笔墨的准确性。

  不仅笔法逼真,风格雷同,其墨色也要与原作相同或相似。

  作为接笔者,决不能草率涂抹,按自己的手法随意处置,标新立异,破坏原件风格的统一。i/i

  这些繁琐而又复杂的要求,都是针对一般接笔者而言的。

  对于向南来说,这一切就要简单得多了。

  因为他不但亲眼目睹了崔白是如何调配颜色,还亲眼看到了崔白是如何一笔一笔画出《双喜图》的。

  博物馆里并没有准备旧墨,因此向南只能自己调制,他将自己之前准备好的烟灰倒入刚磨好的新墨之中,冲淡亮度,使其旧。

  然后才取来一只干净的狼毫笔,轻蘸墨汁,开始在画面缺损之处开始勾勒。

  《双喜图》采用的绘画技法,大部分是双钩填彩法,因此,向南在接笔之时,也使用这种技法,先将缺损画面勾勒完整,然后再填充色彩。

  向南右眼之中,崔白创作《双喜图》时的画面不断回放、定格、放大,而他自己则手持着毛笔,不断地模仿着崔白是如何运笔的,甚至连崔白手腕是如何力的也都要揣摩个七八分。

  随着时间一点一点地过去,墙面之上,《双喜图》缺损的部位,也是一点点变得完整了起来。

  一直到快下班时,向南总算是完成了《双喜图》总共十来处破损处的接笔工作。

  古书画经过全色接笔之后,一般要到等到画面干透,才可以下墙,揭启画芯背面的封纸。

  此刻已经到了下班时间,向南毕竟不是这里的员工,不可能一个人留在书画修复室里,因此也就没再等下去。

  他将修复室收拾干净之后,便离开了博物馆。

  等到明天中午时,《双喜图》估计就可以修复装裱完毕了。

  请收藏:https://m.my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