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92章 能让人会须一饮三百杯的酒_满唐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世民在得知了酒的来历了以后,一边示意梁洛仁继续给自己倒上,一边自己问自己。

  好酒得配上好名字,才能入高雅人士和达官显贵的法眼。

  如果有名人为其赋诗一首的话,说不定还会身价倍增,名留青史。

  像是大名鼎鼎的新丰酒,就是因为王维的那句‘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以及李白的那句‘君歌杨叛儿,妾劝新丰酒’而名扬天下,名传千古。

  要是没什么好名字,也没名人为其赋诗,甚至连点典故都没有的话,那么酒再好,高雅人士和达官显贵也是不屑喝的。

  很多时候,高雅人士也好,达官显贵也罢,喝酒都不是为了追求酒的口感,而是为了追求一个牌面。

  比如哪种名酒,存世稀少,价格高昂,别人拿不出来,你设宴的时候拿出来了,而且还拿出来了很多,你就会很有牌面。

  不求最好,但求最贵,这是唐以及唐以前绝大多数高雅人士和达官显贵们追求东西的法则。

  唐以后,科举之门大开,许多贫寒学子有了出头之日,君子固穷的说法逐渐的占据了一席之地,一部分高雅人士就脱离了这个行列。

  所以李世民质疑黄玉酒是被名字所累,没有走进高雅人士和达官显贵们的视野,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要是叫文君酒,或者司马酒,把当初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拿出来炒一炒,说这是卓文君当年卖的酒,肯定会大卖,并且走入高雅人士和达官显贵们的视野。

  不过,有了今日迎君亭内的饮宴,鄠县黄玉酒的酒家拿出去炒一炒的话,同样会大卖,也会走入高雅人士和达官显贵们的视野,甚至还有机会充任大唐的酒博士。

  具体的,就得看鄠县黄玉酒的酒家能不能知道今日的这场饮宴了。

  毕竟,大唐的监国亲王和传奇亲王喝了都说好的酒,谁不想尝尝?即便是将酒换成了水,也有人吹捧。

  没办法近距离的亲近‘偶像’,感受远超所有人的生活,那喝一喝‘偶像’喝过的酒,也能从中获得一种满足感,以及获得一些心理上的安慰。

  “你怎么会想到用这个酒来招待我们?”

  李元吉在连喝了三杯以后,笑着问梁洛仁。

  梁洛仁一个朔方人,在梁师都建立了梁国以后,在大唐入主了关中以后,根本就没机会进关中,更不可能从关中翻出这么冷门的酒。

  所以他用这个酒来招待人,必有深意。

  梁洛仁听到这话,含蓄的笑着道:“臣觉得鄠县是个不错的地方,殿下要是觉得臣合适,臣想去鄠县充任县令。”

  这个时候一县的主官都叫县令,知县这个说法,一直到宋朝才有。

  所以官职上带‘知’字的,几乎都是宋朝才出现的新称呼。

  李元吉听到梁洛仁这话,明显的一愣,然后会心笑了。

  梁洛仁

  请收藏:https://m.my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