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38章 传说中的白白_从剧本杀店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这个时代明珠蒙尘。

  在许记者的报道写出来的第一时间,大家就在网上订购电子刊阅读了。

  江祺作为一名并不是很能欣赏《采桑女》的普通观众,觉得许记者这篇报道写的确实掏心掏肺。

  在这篇报道中,许记者一边极尽赞美之词,夸赞《采桑女》的堪称上佳的剧本,绝佳的唱词,极好的立意和冯灵精彩的表演,一边又很公正客观的预测这出戏注定不可能获得多大的经济效益。

  观看门槛是《采桑女》最大的缺点,同时又是《采桑女》优点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采桑女》的创作故事,许记者只用了简短文字一笔带过。很显然,许记者不想让这个明显更有看头和爆点的幕后故事盖过《采桑女》这出戏本身的风采。

  毫无疑问,许记者的报道是一篇公正客观且精彩的报道。

  但正如同样精彩的《采桑女》一样,这篇报道注定不可能被太多人看到。

  这年头大家看新闻都喜欢看娱乐八卦新闻,再不济也得是政治实事,再次是财经。

  一篇公正、客观、文笔上佳的戏曲报道,还是需要花钱买的电子刊,实在是很难受大家喜欢。

  “许记者他们这个报社的电子刊销量有点惨淡呀!”江祺看着销量感叹道,“一天时间就卖出去193份,他们报社都不自己刷一下电子刊的销量的吗?”

  照例来戏院坐着蹲人,顺便交流指导的蔡佳敏笑着道:“江老板,这就是你不懂了。”

  “许记者所在的这个报社是老牌报社,影响力很大但销量远不如从前,大部分销量还得靠线下的纸质版,他们有一批非常稳定的订阅报纸的用户,电子刊只不过是为了跟上时代,不指望靠电子刊赚钱。”

  江祺眼睛一亮:“这么说,许记者的报道还是能被不少人看到的喽?”

  蔡佳敏笑着点点头:“当然,而且其中有不少是《采桑女》的观众群。这个报刊当年就是以追踪报道戏曲出名的,20年前通信还不发达的时候,有很多戏迷就靠订阅这家报纸找追踪消息,找可看的新戏。”

  江祺的笑容更加真挚了。

  汪平修的近乎没白套!

  “等晚些时候我和我的师兄师姐大声招呼,截一段这篇报道里夸赞戏曲本身的内容,让他们转发帮忙宣传。”蔡佳敏道,扬扬手机,“我可是第一时间就帮忙宣传了,微博,朋友圈一个没落下。”

  “那真是谢谢蔡老板了。”江祺连忙道。

  蔡佳敏笑得更灿烂了:“江老板,你也别光谢我呀。帮我说说情,和汪经理说一声,就一个戏本子,大戏不成小戏也行,一年、两年、三年、五年我都可以的,只要汪经理同意帮我写这个戏本子!”

  “价钱什么的都好说,我可以给市价20倍的稿费,30倍也行!我知道汪经理父亲中了彩票,家里现

  请收藏:https://m.my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