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5.地井_龙族:我在书写你的命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图上没有标注这个地井,因为它是1945年之前**德国建造的。

  一直以来都有传说,说在**德国灭亡之前,那位元首在南极北极都建立了秘密的地下基地,这些基地由最忠诚的党卫军保卫,还有当时最先进的实验室,研制着比V2飞弹更先进的超级武器,试图在将来恢复第三帝国。

  某些飞碟的爱好者甚至说飞碟就是**余孽们研发的飞行器,它们悄无声息地飞过今天的天空,搜集情报。而当年的基地已经发展成了庞大的地下国家和军工厂,操纵着激光炮的党卫军们随时都会卷土重来

  难道他们真的意外找到了**余孽的基地入口?

  这个神转折简直就像科幻电影里的兽人和人类正打着攻城战,天空里忽然出现了航空母舰。

  “这个设施很多年没用过了。”雷巴尔科定了定神,把脑中那些漫无边际的想法排除掉。

  实际情况应该是这个幸存者恰好知道这个地井,跑来这里只是想要躲避冰风暴,而地井里很可能只是堆满了垃圾。在北极圈里建立这么一个小基地,这以当初**德国的技术而言并不难。

  如此一来,这个发现也没什么价值,他们能做的就是和这个意外的发现合影留念而已。

  冯·施耐德摆了摆手,带着雷巴尔科来到井边,往下看去的时候,后者才发现死者手中紧紧地抓着一根绳子,绳子的另一头深入积雪下方。

  他并不是挣扎到井边没能爬进去,而是先把某个东西用绳子吊进了井里,那东西显然比他的命还重要。他是做完这些才死的,一个断腿的人能做到这一点,不得不让人佩服他的意志。

  雷巴尔科向死者行了一个水手礼,这是航海的传统,对遇难者的尊重。

  这时,井里的船员用冰镐打碎了积雪下面的冰壳,深不见底的黑暗中腾起了白蒙蒙的蒸汽。

  ……

  凯撒举着手电筒在前面探路,雷巴尔科和阿巴斯跟着他移动,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

  再后面,是全副武装的船员们围绕着冯·施耐德。

  作为执行部的大头儿,冯·施耐德应该并不像看起来那样弱不经风,但确实没人见识过他的战斗力,可能真是智将型。

  他们每个人都脱掉了防寒服,因为地井里实在是太暖和了。

  这是件很难理解的事,这个地井位于冻土层,地井里当然可以躲避风寒,但也不至于说温暖如春。而随处可见的垃圾说明这个地井已经被放弃了很久,总不能是当年德国人留下的供暖系统还在运转,或者这附近有火山之类的地热源?

  “核辐射超标。”阿巴斯看了眼手中的盖革计数器,“这可能是个核设施,或者存储了放射性物质,但超标得不多,不至于有危险。”

  “**德国的核设施吗?”凯撒望着头顶上方纵横交错的管道,轻声赞叹,“如果不是跟利维坦比,也算是震惊世界的发现了。”

  “可能是个奥克洛核反应堆。”冯·施耐德说道:“几十年间它一直在自行运转,所以才在北极圈里始终保持着这么一个温暖的空间。”

  凯撒和阿巴斯对视一眼,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

  ‘奥克洛核反应堆’这个名字,源自加蓬共和国一个名叫‘奥克洛’的铀矿。

  上世纪70年代,一位法国工程师惊讶地发现这个铀矿出产的矿石已经燃烧过了,而且是20亿年前就开始燃烧了。史前文明的爱好者根据这个发现,宣称早在20亿年前地球上就有超级文明建设了核反应设施。

  但这只是一种误解,因为理论上很早就断言了天然生成的核反应堆,只不过它的效率远远低于人造的核裂变设施。

  奥克洛铀矿恰恰就是这个得天独厚的天然核反应堆,长达数十万年的时间里,它曾默默地运转着,平稳地释放热能,改变了整个地区的环境。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和德国都在研究核武器,美国人有‘曼哈顿计划’,德国人也有‘铀计划’。**德国并未造出能改变战局的原子弹,却造出了这种温和的核反应堆,这大概是他们在北极圈中建立基地的原因。

  凯撒环视一周,“也就是说,可能真有幸存者。”

  请收藏:https://m.my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