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章 定都之争_回到明朝当朱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话,刘伯温只好低头看着地面,不在说话。

  马氏站在树后,听到这番话有些不高兴,看着旁边的朱标低声说道:“待会儿,你就帮娘劝劝你爹。”

  朱标看到马氏这么说,知道马氏是一代贤后,就点头:“娘放心,儿子会好好劝劝爹的。”

  四人还在讨论,朱标定了定神大步上前:“爹。”

  朱元璋正哈哈大笑,回头看到朱标,招手道:“标儿,好儿子过来,咱和几位先生正讨论定都之事。”

  “那我呢,重八。”马氏也从树后走过来。

  “妹子,你来……咱也高兴的紧。”朱元璋转了转眼珠子,嘿嘿笑着。

  原身见过刘伯温和李善长他们,不过朱标自己这还是穿越以来第一次见。

  知道这几个都不是一般的人物,便对他们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也没有多惊讶殷勤。

  李善长和刘伯温也点头回礼。

  胡惟庸倒是走上来,对朱标和马氏行了一礼:“胡惟庸见过娘娘,世子爷。”

  朱标也没有太客气,毕竟以后他是君,胡惟庸他们这些在有功劳也是臣。

  自己要是太客气,反而没了势,这个气势还是要拿的稳些。

  朱元璋望着山下,对朱标豪爽道:“标儿,这就是咱打下的江山,爹想把都城建在濠州,你觉得如何!”

  刚才的话,朱标早就听到自己老爹的意思,直说应天建都也不妥,就算老朱是自己爹,在这几个先生面前,自己这也不能乱说话。

  正是夏末,整个应天都在脚下,绿树环绕,朱标指着应天。

  “北临长江,南抱群山,山环水抱,形胜天地,长江自西向东过应天,是大江南北的要津。

  如果定都应天,进可以越两淮向北而上,退可以划长江作为自守。应天扼长江之险,踞钟山之尊。”

  朱元璋两眼看着朱标,眼里都是欣慰,这小子这一番话说的自己心里乐开花。

  但他心里想要定濠州,所以只是看着他:“标儿,你也希望咱定都应天。”

  “没有,儿子只是认为这应天是重要的兵家胜地,是百姓之福。三国时,诸葛先生也认为应天是帝王之宅。”

  朱元璋这次转头看向身后的马氏:“妹子,咱怎么听着是你的意思。”

  “我可没有,后宫不得干政的话我记着呢。”马氏看着朱标宠爱着说:“标儿聪明,我可教不来。”

  “世子爷聪慧,是上位有福气啊。”李善长笑咪咪的看着朱标。

  刘伯温道:“上位,在下认为世子说的有道理,早日称帝也是百姓之福,众将士都盼着上位您早日登基。”

  胡惟庸走到刘伯温跟前笑着道:“刘先生,这闽粤一带还没有完全平定,方国珍还未完全征讨,现在称帝早了些。”

  李善长也过来对刘伯温笑着道:“刘先生,上位称帝,做天子当刻不容缓,不过眼下时局未稳,称帝可是千秋大业,不能心急,建都濠州,正好缓几年。”

  李善长和胡惟庸一致对朱元璋说道:“应该继续高筑墙,缓称帝,广积粮的策略,在濠州把都城建好后,完全扫平天下,再称帝。”

  刘伯温摇摇头,“在下认为上位称帝,已成定势,那些残匪流寇不必放在眼里。我们选定国都。上位早日登基,就是民心所向。”

  朱标看出来了,这胡惟庸和李善长就是和刘伯温一直唱对头戏。

  便上前点头:“爹,我也认为称帝应早不应晚。”

  朱元璋对朱标一直都是盼着成大材,听到他有自己的见解也满意点头。

  “咱儿子说的有理,不过这都城建在老家濠州,还是应天需要考虑,时辰不早了,先回去再说。”

  朱元璋命人下山,身后跟着大队人马。

  请收藏:https://m.my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