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79章 汉台幕府_终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资历只怕太浅了些。”

  “确实不好谋划,不仅是陆秀夫,是整个调动中枢都未必答允。”

  李昭成目光已落在最后,又问道:“二弟想谋‘川陕宣抚处置使’一职?”

  “不错,这该是酬陇西的功劳,先谋下川陕宣抚处置使。等明年再议收复关中的封赏,才有可能开府建衙。”

  “建炎年间,张浚曾担任此职……”

  “当年张浚宣抚川陕前,已入枢密院。相比起来,阿郎资历犹有欠缺。如何谋划,便看我们的本事了……”

  目送李昭成下了汉台,韩承绪道:“他沉稳了不少。”

  严云云点点头,道:“是,就是还太文气了些,还不能独当一面。”

  她一直看得很清楚,李昭成性子确实有些懦弱,但出身与学识不凡,早晚要担起许多事。

  这样的人她早已不打算再碰,否则往后难免有权职上的牵扯,影响到她得来不易的地位。

  严云云遂觉得,韩无非确实很好,敦厚朴善,自守本心,待她也好。不需要有甚本事,本事这种东西,她已经有很多了,并不看重。

  “继续说吧,往后幕府的行事策略将有所改变。”

  “女儿听着。”

  韩承绪缓缓道:“之前我们说‘内修外攘’,今阿郎已得关中,‘外攘’之局面已变,非再针对北面忽必烈。忽必烈内忧外患,已四面受敌,阿里不哥、李璮、宋廷,以及我们阿郎,他不会再与阿郎开战,势必讲和。故而,往后这三五年,我们需防备的反而是宋廷。与宋廷的争,不会是打仗……”

  “女儿明白。”严云云道:“与宋廷之争,是口舌之争,官位之争,人才之争,钱粮之争,利益之争。”

  “不错,这不同于打仗,打仗要的是沙场舔血的男儿。与宋廷之争,需要聪明人,阿郎可用的聪明人还太少。往后你要做的,便是这利益之争。”

  话到这里,韩承绪叹息一声,道:“难啊,你为阿郎主持商事,一方面,需兴盛川陕与大理,甚至往天竺之贸易,另一方面,则需与宋廷争利,京湖、江南、两广,大贾云集,背靠权贵,只怕你不是对手。”

  “女儿确未想过,须担这么重的担子。”

  “与宋廷争利,既要得利,又不可将这面子扯下……”

  韩承绪交代了一会,目光往汉台下望了一眼,道:“江知府到了。”

  “女儿去接,父亲且稍坐。”

  “一起接吧,毕竟江知府才是官身,不好怠慢了……”

  韩承绪作为李瑕幕府中资历最老的一个,也是最先感受到李瑕的策略调整。

  他这半晌之间所会面的几人,涉及到的,便已是与宋廷之争的几个方面。

  至于官位之争,李瑕在临安有势力,但还不够,缺一个能在官面做文章的人。

  便是江春了……

  不一会儿,笑声已在帅府大门外响起。

  “恭喜江知府又要升官了,这次该回朝任职了啊。”

  “还得多谢李节帅举荐。韩老也见外了,论起来我是巧儿的义父,该向韩老执晚辈之礼才是……”

  这笑语声中,一身男装打扮的江荻却是转头看向了那座古汉台。

  她这才明白,为何李瑕的幕府有“汉台幕府”之称。

  之后,目光落在严云云身上,江荻便感到对方身上已有种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气势,官气。

  且那官气,竟比她父亲还要重得多……

  寒暄过后,韩承绪招待江春父子到前衙叙话,那边严云云便领着牟珠,以及换回了女装的江荻,往后衙去拜见蜀帅夫人。

  牟珠心中也不知是何感受,压低声音提醒江荻道:“听说李夫人怀着身孕,六七个月了,一会说话轻点。”

  江荻漫不经心地应着,再次看向前面的严云云,愈发确定对方已在李瑕幕府做事。

  她最初模仿李瑕或出自仰慕,如今才识渐丰,却已有一展抱负的想法。

  今日一入汉中,心中不由生起一个念头来。

  “汉台幕府……”

  请收藏:https://m.my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