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307章 软骨_终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仅是我。”朱禩孙继续道:“杨镇亦降了,且看夏贵之态度也是想投降的,只是他官位太高,并非姜才可以招降的。”

  “我不明白。”刘师勇道:“这样……有什么不同?我的弟兄们为朝廷战死,结果你们还是一样地当官?”

  “不同了。”朱禩孙道:“天子不同,国制亦不同。如何说呢,便说杨镇在宋之时富贵泼天,你且看他这些良田美宅还能剩下多少?”

  “他是李逆的八拜之交。”

  “圣明天子论功行赏,岂管一点私谊?往后风气一新,世道会越来越太平。”

  刘师勇听得愕然,道:“我还以为你是个有气节的人。”

  “比起个人气节,生黎社稷更重要。”朱禩孙叹息了一声,道:“我并非找借口。端平三年,我在成都,曾亲眼见过蒙军屠城,城中数十万人,仅活了寥寥数人,我便是其中之一……”

  刘师勇默默听着他说成都惨状。

  末了,朱禩孙道:“我不是怕死之人,但我更愿意活着,看着世道变好。至于国号是什么,皇帝姓什么……在见过人间炼狱之后,已不那么重要了。”

  “你是想劝降我?”

  “我惜刘将军是英雄人物,想保刘将军性命。”

  因朱禩孙颇真诚地给刘师勇说了个故事,刘师勇沉默了一会之后,也真诚地开了口。

  “我是庐州人,我很小的时候,蒙古人杀过来,我爹娘都被蒙古人杀了,是官兵救了我。我们淮兵都是好样的……”

  “今日不是蒙元攻过来。”朱禩孙道:“天子是李唐之后,本就是天下正统。”

  “我知道。”刘师勇道:“要不是这样,我也不会让弟兄们降了,但我累受国恩……”

  “将军以战功升迁,岂有亏欠赵氏之理?!”

  朱禩孙忽然提高了音量,直切刘师勇不肯归降的根源。

  “反之是赵氏无能,屡为外敌所欺,累得生灵涂炭,此赵氏亏欠天下人之理。将军已尽了全力,且为赵氏自刎过一次,还谈何累受国恩?”

  文官终究是口才好些的,一番话说得刘师勇默然无言。

  “言尽于此,待会姜才便要来看你,他与你是半个老乡,便听他一句劝吧。”朱禩孙最后道:“留得有用之身,当思报效天下,而非只报效赵姓君王。”

  ……

  朱禩孙走后,又过了一会,姜才便匆匆赶来。

  两人都是淮西将领,原本便有交情。如今再次相见,几句话之后立马又熟络起来。

  姜才毫不客气地在刘师勇肩上打了一拳,道:“我一看,江陵城里一些无能官吏、酒囊饭袋都归顺了,反而是你竟还要为赵氏殉国,糊涂了不成?”

  “当年你我一起打蒙军,哪次想过要投降?”

  “能一样吗?!”姜才喝道:“能一样吗?!”

  刘师勇答不上来,只好道:“那这么说吧,不管谁打过来,先降的定是骨头软的。老子就不想当骨头软的。”

  姜才登时发了火,抬手指着刘师勇,道:“我最早降了陛下,我骨头软是吗?但就是我们这些骨头软的,如今驱胡虏于燕山,恢复中原,你服是不服?!”

  “我不是这意思……虽说不是蒙元攻来,但我不愿与某些软骨头混在一起,回头哪能分得清。”

  “为何要分清?”姜才道:“但凡归顺,那就只管是好是孬。往后当官敢贪的便杀、打仗敢逃的也杀,只要能教天下成了太平盛世,我管他遇到蒙元攻来降不降?”

  说到这里,姜才一拍胸脯,显得有些傲气与霸道。

  刘师勇却有些愣住了。

  方才之所以这么问,因为他分不清朱禩孙到底是为什么降了,且还向他抛石头。

  他一会鄙视朱禩孙,一会又认为对方说得对。

  但各种疑惑,全都被姜才这一个傲气的表情打消了。

  “对了,苏刘义降了吗?”

  刘师勇接着便想到了这次在军中他最佩服之人的处境。

  “你们能说服我,能说服他吗?他是进士出身。”

  “还不知道。”姜才道:“我方才便是在劝他,希望能劝动他吧……”

  请收藏:https://m.my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