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86章 得需要攒钱了_抗战之红色警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涌而来,但此次随着大军而来的百姓人数已经超过了百万人。

  华夏人的热情自然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但只要华夏政斧不是明目张胆的喊着占领的口号,没有几个人站出来声张所谓的国际法理。

  先锋军的强大就是国际法官眼中的证据。

  英美等国虽然打算和苏俄联盟,但对于这样让苏俄实力减损的事情,他们一样是乐见其成。只要不损害苏俄的欧洲势力,可以抵在前边当枪用,他们自然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连国内的舆论,都是被控制在各大战场,很少涉及这些移民的问题。

  德国人的联盟对此同样不在意,剩下的一点半点的呼喊根本翻不起多少浪花。

  此时的苏俄人因为他们向外扩散的红色主义以及对波兰、芬兰以及波罗的海三国的占领,在国际上并不得人心。这还不是后来和英美联盟而成为世界广为宣传的反法西斯英雄的时候。

  孟享一百万百姓的试探只引来了斯大林的暴怒。

  他的核心集团的手下们对此也是一筹莫展。

  “如果再放任华夏人继续迁移,那些黄皮猴子能染黄整个西伯利亚,经营了数百年的俄罗斯民族只能沦为少数民族。”正春风得意的马林科夫一开口就先点出了斯大林的烦恼,但却没有提出什么建议。

  “到时候我们恐怕连少数民族都算不上。华夏人正在驱逐我们的百姓,我们用了三百多年跨过了乌拉尔山,现在华夏人仅仅用了不到一年,就又能把我们的百姓都赶回欧洲来。”贝利亚随之给了这个曾经和他一起接掌叶诺夫的大清理的同僚一个软刺。

  马林科夫在叶诺夫倒下后,立即把马屁转移到了贝利亚身上,躲过了因为大肆歌颂叶诺夫而可能面临的清洗。

  之后他继续发扬马屁神功,把斯大林拍的很舒服,逐渐成了斯大林身前的红人,这让贝利亚有些不满。

  “被华夏人赶回来的基本上都是老弱妇孺,他们还带着大把的卢布,把我们紧缺的市场搞得一团糟。必须得施行军事配给制度了。”布尔加宁刚刚卸任国家银行行长,正准备调去前线,出于几年掌管财政的敏感嗅觉,他最先察觉到了经济上的问题。

  “难道我们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华夏人在西伯利亚站稳脚跟”莫洛托夫很快就把布尔加宁跑了话题转移了回来。这个在华夏撞了一鼻子灰的外交部长,此时已经是新组建的苏俄最高统帅部的副主席,仅次于斯大林。

  当然,他这个斯大林坚定的支持者在军队中的权力却没有多少,比起那些元帅成员们差了不少。不过这不影响他在斯大林班子中的二号人物形象。

  “我们可以组织人员去搔扰破坏,让他们不得安宁,最后被迫撤离!”贝利亚说出了他的建议,这种有着类似特工姓质的队伍,最有可能抓在

  请收藏:https://m.my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