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160章 孟享的忧虑_抗战之红色警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军的伙食待遇总是容易流口水,甚至千方百计的想要争取华夏雇佣军的一席位置或者一份在华夏工作的机会。

  华夏正在从一个农业国向工业国家转变,限于人才的匮乏,总是有大量工作岗位虚位以待。

  一开始,大量的外国人还能在这些岗位上挣得优势。但仅仅三年的时间,随着华夏大量的学生从各类学校中走出,大量的华夏学徒从外国师傅身边出师,即使华夏快速发展造就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没有点真本事,外国人的生存也越来越难。

  而即使他们回到本国或者去其他国家,生存甚至会更加艰难。

  不说各种工业原材料被华夏掌控艹作,使得其他国家的产品成本居高,就是人力资源的对比,其他国家也不占优势。或许华夏工人的待遇在提高,但国家买单的各类福利等通过财富再分配的补贴,无疑降低了工厂自己的投入成本。

  而即使拼技术,在搜刮了全世界技术基础上在稳步提高,并不断汇集了全世界精英人才的情况下,华夏各方面工业技术落后的差距正在快速赶上来,并在很多方面居于领先位置。

  只要基础打牢固了,有孟享的历史前瞻金手指和基地科技金手指的指引,华夏成为科技带头羊的步伐会越来越大。

  种种的优势已经让华夏逐渐成为世界工厂,逐渐成为了世界工业的中心。

  华夏工业的崛起首先造福了华夏国内,从一开始从各国刮地皮搜集来的稀罕洋玩意,到作为战利品的那些机器全速运转满足国内曰益增长的巨大内需,安定富余的华夏国民们得以持续的享受劫掠全球的战争红利。

  一座座东西方文化荟萃的城市被因地制宜的规划,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曰子甚至已经开始向农村普及。

  全世界的资源都在向6亿多华夏人倾斜,短短的时间内就造就了国人富足的生活。

  “多亏了孟主席啊!”朴实的国人不忘神化一下孟享,但此时的孟享却在为华夏潜伏的隐患而忧虑。

  华夏此时只是工业中心,而不是文明中心这些并不为孟享担忧。

  就连美国人摆脱暴发户身份,成为西方世界的文明中心都需要上百年,更何况华夏要竖起东方文明的旗帜。

  即使工业中心潜伏的危机也不足以让孟享担忧。

  或许华夏特定因素爆发的内需不会持续太长,将走向一个稳定期,正在成为世界工业中心的华夏急需市场的开拓。但实力强大起来的华夏已经开始在全球逐渐的压制动荡,甚至有了一系列战后恢复计划,有意识的培养起了全球市场。

  甚至这些年各国的休养生息和华夏国内持续的内需增长也足以让华夏的工业产能有回旋的余地。

  即使各国甚至国内的敌视和反对势力,对华夏和孟享来说也是不痛不痒,唯一让他担心的只有一件事,时间已经进入了49年,逼向了基地的一道门槛。(未完待续。)

  抗战之红色警戒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my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