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九章 论局势蒯氏上钩_三国之兵出蜀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镇不会没落。但是您二位之后了,蒯家的后辈能斗得过蔡家吗?蔡家先有蔡夫人嫁与景升公,后又有蔡家嫡女与景升公嫡子刘琮联姻。连续两代蔡刘联姻,蔡家已经是名副其实的荆襄第一世家。”刘泽接着开靠谱道。

  对于刘泽说的这些,蒯良、蒯越两人自然也能看的出来,无非就是拉拢蔡家打压蒯家,逐步削弱蒯家的影响力。

  “您说的这些又怎么样,我蒯家经学治家,只要族中子弟努力,这些都无关紧要。”蒯良摆摆手道。

  刘泽接着劝解道:“现今天下大乱,诸侯割据四方。我虽然身为汉室宗亲,不过对目前的局势也并不看好。身在大争之世,正是二位以及蒯氏一族大有作为之时。错过了这个机会,两位先生有何颜面见蒯氏先祖?”

  先家后国,中国人家族的观念是最强的。做为世家子弟的蒯良、蒯越二人,将蒯氏发扬光大是刻在灵魂最深处的使命。

  像蒯良为了家族的安危放弃施展才华的舞台,像蒯越就算是处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写信托曹操照顾家小。

  他们始终不能忘怀的就是宗族的血脉存续、家族的源远流长、子孙的血食祭祀和香火供奉。

  “刘泽公子果然是能言善辩,胆识过人。说了这么多,您究竟想蒯家怎么做?想必您也清楚,蒯家在荆州有些许影响力,不过景升公未必会听我等的。而且,帮助您我蒯家有什么好处?”蒯越轻叹一声开口道。

  刘泽句句话戳中蒯家的现状,由不得蒯越不应承。

  刘泽心中暗松一口气,只要蒯越愿意松口事情就会好办很多。

  “异度先生不必多虑,您要做的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我虽然没有什么影响力,但好歹也算是景升公的宗族晚辈,想必也不会心中也不会太过为难我的。”

  刘泽先是这么解释一句,而后笑道:“至于对蒯氏一族的益处嘛。其一,可以获得我益州一系的友谊。或许这么说有些狂妄,不过支持蒯家在益州有些商业往来还是可以的。”

  不要小看刘泽所说的这一点,蒯家在荆襄之地虽然是大族,不过放眼天下比四世三公的袁家、杨家还是有不小的差距,甚至比颍川荀氏、琅琊诸葛氏都要不如。

  这点从他们投资的诸侯就能看的出来。

  像荀家就分别投资了袁绍和曹操。

  荀彧作为谋主事于曹操,为曹操掌管后方,相当于萧何之于刘邦。其兄荀谌作为袁绍的幕僚,更是帮助袁绍游说到冀州这块中原富饶之地。

  而琅琊诸葛氏就更明显了,诸葛三兄弟出仕于魏蜀吴三国。

  长兄诸葛瑾在吴国为官,官至大将军,深得孙权信任,赞为“恩如骨肉,深相明究”,更有生死不易之誓。其弟诸葛亮更是不用多说,作为蜀相名垂千古。在魏国也有诸葛一族的族人诸葛诞官至征东大将军。

  相比之下蒯家就有些相形见绌了,自赤壁之战后蒯家渐渐就退出了三国的朝堂核心,虽然还是世家望族,但这个影响力完全不能够同日而语。

  请收藏:https://m.my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