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八章 不摇鹅毛扇的李元昌_李泰的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发。

  万万不想父皇命他做了太子太师,李承乾想起老魏头滔滔不绝一个时辰起步的战力,心头便没来由发慌。

  虽然极度讨厌魏征,可他明白李元昌的话在理。

  要扭转当街刺杀胞弟的恶劣影响,着落便在魏征身上。

  只要能取得魏征欢心,有他美言灭火,父皇那边会逐渐原谅他。

  “……七叔所言我何尝不知,只是......

  罢了,一切依你便是。”

  李元昌这才缓了面色点头道:“不错,男子汉大丈夫能屈能伸。

  只要能博得陛下回心转意,你与魏征鞍前马后又如何?”

  “承乾记住了!

  可李泰如今愈发得意,我已经乱了方寸,实不知如何应对。

  前日里我与张思政商议在高句丽人身上做文章,定要坏他外交部的好事。

  可李泰如今对外交部按兵不动,他不动,咱们便使不上劲儿。

  为今之际,只能坏他凌烟阁的筹算。

  若要使绊子,李泰如今连名单也未公布,若要煽动落选高门着实无从下手。

  若待二十臣名单公开之时再行出手,父皇已然接管名单,最终的人选便是父皇确定。

  到时未入凌烟阁的勋贵心存不满,也不敢发泄怒火,我们同样伤不了李泰分毫。

  进退不得可愁死个人,还望七叔指条明路。”

  李承乾愤恨不甘地指责李泰,却又无可奈何地黯然长叹。

  “呵呵,外交部那边你和思政有了安排,我就乐个清净不予过问。

  至于筹建凌烟阁,名单未出无从使力,名单出后不能使力。

  既然如此,咱们就在名单出来以前,替李泰梳理一遍不能上榜之人,不就称了心意?”

  李元昌淡然一笑,如此棘手的问题,他全不放在眼里。

  “哦,愿闻七叔高见!”李承乾这回有了精神。

  “你想一想,在陛下心中,这份名单入选之人会有何标准?”李元昌循循善诱。

  李泰脱口而出道:“首重军功!

  我大唐以武力国,即便是舅舅那等弱质文士,也敢横刀渭水诈退突厥!”

  “这话不错,可谬之远矣。

  军功最盛者李靖已然赋闲养鸟,江夏王一世名将,如今却是礼部尚书。

  以我看来,若要拟定陛下选才的二十四臣,第一应该以家世论。

  功臣的家世代表背后的利益和立场,这是无从改变的事实亦无从调和,从衡量朝局出发,家世应放在第一位。

  第二应该以玄武门之变的选择来衡量,凡是为玄武门之变效死者,陛下必然亲厚,纵使才能平庸一些,也可安然上榜。

  第三才是军功论人,对大唐有大功者,于陛下未必有大功。”

  李元昌侃侃道来,李承乾凝神细听,总算拨云见日眉飞色舞道:“既是如此繁杂,李泰必不能策得周全。

  如此咱们不用出手,坐看他惹得父皇大怒岂不是好,也能省了父皇猜忌。”

  “非也,李

  请收藏:https://m.my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