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6章 强与弱_明末求生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汗前后,蒙人到底是变强了,还是弱了?”

  周承允闻言,脑子里飞速转动,自俺答汗受封明廷顺义王,双方先后于大同、宣府、延绥、宁夏、甘肃等近边地区开设马市十一处,互市贸易之后,似乎...好像...明蒙边境就再也没有大规模的战事了?

  又前后这么捋了一下,周承允不得不承认,明蒙互市之后,的确是北疆无战事了,要是志文不这么提,不唯他,恐怕没人会做这种前后对比的。

  那么问题来了,这蒙人到底是强了,还是弱了呢?周承允一时顾不上说话,低头苦苦思索。

  按常理来说,蒙人有了中原的物资,特别是粮食和铁器后,实力有增无减才对,然后嘛,自然是厉兵秣马,兴兵南下才对,可为什么自隆庆之后,北疆反而平静下来了呢?

  “小志,那你说说看,蒙人是强还是弱了呢?”周承允没想通,干脆也不再纠结,把问题抛给了始作俑者。

  “周大哥,从经济上...不,从钱粮上看,蒙人实力无疑是增强了,不过,若是从战心上来看,他们的实力却是减弱了。”志文答道。

  “从战心上看实力减弱了?”周承允喃喃自语,似有所得。

  “没错,之前他们没有粮食,没有青盐,有马匹牛羊想换,却没有途径,光吃肉喝奶可活不下去,只能拿刀去抢,不唯普通牧民,就是贵族牧主,都是如此,故此上下齐心,能一呼百应,这才频频犯边。”志文说道。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一无所有之人,又不能通过自身的劳动换取生存之资,走投无路之下,抢劫就成了唯一的活路,不止蒙人,汉人、女真皆是如此,流匪就是这么起来的,剿不胜剿,归根结底,就是流民们没有活路,只有剿抚结合,方为正道,只是大明后期已无力安抚了。

  “等咱们大明开了边市,不用流血死人,就能换来粮食茶砖,若是勤快些,多养些牲畜,还能收获更多,谁愿意再提着脑袋去玩命?”志文接着问道,“当然了,普通牧民牛羊不多,所得自然就少,但是至少牧主们是不愁吃穿了,没有这些人带头,普通牧民即便为生活所迫,想要提刀上马犯边,也成不了什么气候。”

  更多的,诸如刚才所说的国家民族的概念,蒙人们就更没有,这个志文就没有详说了,其实神州周边的这些人,更多的,是仰慕中原文化,恨不得身为汉人才好,明军中的蒙人士兵大将不少,就是明证,即便后金,也是一边鄙视着汉人的孱弱,一边羡慕着中原的花花世界。

  这些人,只要给他们一个渠道,让他们能够看到,通过自己的努力,终有一天,也能成为中原文明中的一员,他们不但不会生事,反而会成为中原文明的基石,甚至是向外扩张的爪牙。

  像盛唐,异族的将领和士兵,就为大唐万国来朝的威风立下了赫赫功勋,只是朝廷与地方藩镇之间的实力关系没有处理好,酿成安史之乱,这才一落千丈。

  PS:蒙人战力的下降,除了通商之外,藏传佛教的传播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为了不被河蟹,就不在内讨论了。

  请收藏:https://m.my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