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5章 晋阳风云(3)_明末求生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文瑞答道。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老夫眼下吃的还真不少,所以你大可放心。”耿如杞笑道,“倒是你去保安州上任,路上可得小心,流寇踪影全无,就怕这万一...,要不,让张大人派队精兵,护你北上好了。”

  “不不不,恩师,眼下正是用兵之际,怎可因为文瑞这点小事,徒自削弱了晋阳的实力。”文瑞推辞道。

  “那可不行,堂堂晋阳城,也不在乎少那么几十个士兵。”耿如杞不同意。

  师徒两人正在争论,门外响起了仆役的声音,“启禀老爷,蒲解商会的周承允周公子求见!”

  “周承允!”耿如杞大喜,从椅子上站起来,连声说道,“快请快请!不......”

  不待仆役回答,他自己又否定道,“我亲自去迎一迎。”

  “恩师!”他的弟子有些不解,“一介商人,至于您亲自迎接么?”

  “文瑞啊,这你就不清楚了,京师勤王之时,若无此人资助,我与张总兵现在恐怕都已被下了大狱,就等着秋后处斩了。”耿如杞整整衣衫,举步向书房外走去。

  “耿大人等等我,我也去迎一迎周公子。”张鸿功也颠颠儿的跟着去了。

  耿如杞的弟子不知内情,不过自己的老师还有总兵大人都出去了,他自然不能托大呆在书房,跺了跺脚,也出去了。

  片刻后,三人簇拥着周承允回到了书房。

  周承允见耿如杞将自己带到书房,倒是有些意外,能和主人一起进书房的,都是亲近之人,这说明耿如杞没和他见外,去岁在京畿那笔银子花得值,这耿大人倒也是个念旧情之人啊。

  “来来来,承允,给你介绍下。”一一落座之后,身为主人的耿如杞首先开口道,“张总兵就不用了吧?”

  尽管刚才已经见过礼,周承允还是站起来拱手道,“草民见过耿大人,张大人。”

  “周公子何须多礼。”张鸿功站起来,硬生生将周承允按回椅子坐好,“去年冬天在京畿要不是遇到你,给了我们一笔银子打发那帮丘八,这些家伙铁定闹事儿,若真如此,我们哪里还有和你见面的机会。”

  听到这里,耿如杞的学生大致明白了,无怪乎自己的老师和张鸿功如此看重此人,要是入京勤王的晋西军兵哗变,那他们这段时间的谋划都不过是场笑话而已。

  “两位大人言重了。”周承允很谦逊,“都是同舟共济罢了。”

  “承允坐下,不必多礼。”耿如杞发话了,“这位,是我的学生,新任保安知州贺文瑞。”

  见自己的老师如此器重周承允,贺文瑞自然也不敢怠慢,抢先说道,“周公子就不用多礼了,你是老师的恩人,也就是我的恩人。”

  这话没错,要是耿如杞被下了狱,他这知州肯定也就没戏了。

  周承允没再坚持,坐在椅子上拱了拱手,“见过贺大人。”

  夜色越来越深,一弯新月挂在天上,当夜,耿府书房外的仆役服侍到很晚,加了多少次茶水他都记不清了。

  等周承允带着司茶回到客栈,已是后半夜,为了让他二人顺利回去,耿如杞还特意派了家丁跟随,以免被宵禁巡夜的兵丁误会。

  “公子,你们都聊了些什么呀?这么晚!”司茶揉揉眼睛,打了个哈欠问道,他在耿府门房里都睡着了。

  “等会儿再和你细说罢。”周承允说道,“笔墨伺候!”

  “还不睡啊?”司茶惊问,手脚却没闲着,飞快地在桌上摆好了笔墨纸砚。

  “自是有要事,耽误不得。”

  周承允提笔,“刷刷刷”在纸上疾书,司茶斜眼瞟去,抬头是这样的,“志文吾弟......”

  请收藏:https://m.my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