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3章 张家口初体验(1)_明末求生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出门了,他要忙着去给南方各大商家在此地的大掌柜们送请柬,这事儿务必得在年前完成。

  这任务可不轻,为了不耽误开春前这最后两个月的时间,也为了博个好彩头,周承允定的时间是崇祯三年正月初八。

  考虑到山路难行,也不想让这些商家产生什么勾结土匪的误会,周承允选的地点是离涿鹿山最近的一个市集,就是黄四他们与柳老汉再次相遇的那个地方。

  准备花些银钱,在此地购置几套宅院来招待这些人,以后也作为涿鹿商社对外联络商家的地方,想必这时已经有所行动了。

  志文当时还有些奇怪,毛衣为何不就近在北地售卖,反而把主攻方向选在南方。

  周承允的解释是,北方除了京师、鲁东、晋南,还有诸如晋阳等几个大点的府城,其他地方都异常贫瘠,不太容易卖出去。

  而南方大不一样,从湖广到江南,人口众多,土地虽然不够,但各种行业兴旺发达,只要不懒,家里都能有些盈余,买毛衣的银钱不是问题。

  况且这几年气候异常,北方大旱,南方则是异乎寻常的寒冷,就连帝国最南端的琼州,听说也有降雪,江南一带这几年都要到二月底三月初才有春暖花开的迹象,这样一来,毛衣尚有将近两个月的售卖期。

  更重要的是,在北方行销,势必会被晋北八大粮商发现,到时候少不得又是一番明争暗斗,早期把力量用在这上面,不值当。

  在南方,完全可以大家一起发财,等范家发现时,先赚了一笔钱不说,市场已经形成,势力也更加壮大,到时候,可以从容与这八家人周旋,慢慢布局收拾他们。

  说白了,在毛纺这个即将新兴的行当,周承允不想过早与范家怼上,他不亲自来张家口,除了伤势未愈,也是不想因为自己的出现打草惊蛇。

  至于司茶,在这些人的眼里份量还不足,不会过多关注,反倒能把差事办好。

  志文一行五人,则是从小门出了会馆,开始逛张家口。

  这一逛才知道,蒲解会馆所处位置并不位于闹市,居然有些偏,难怪昨天他们没见到几个人,当时还以为是快要过年的缘故。

  这时向张家口堡没走多少路,各式商铺林立,店伙在门口卖命叫喊,有收货的,也有卖货的。

  酒店、饭铺也不少,饭菜的香气飘荡在街上,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间或有几个房子大门紧闭,看那偎红倚翠的装饰,志文猜是青楼,时间还早,没开业也正常。

  “哥,这些人都不过年吗?”

  听到囡囡发问,志文心底蓦地涌上了“商人重利轻别离”的诗句,“有钱赚,谁还顾得上过年啊。”

  自己等人不也是如此嘛,为了生存,压力山大啊。

  “走,咱们找家店面,吃早饭去。”志文提议,昨晚在会馆吃的那些菜,精致极了,但却不过瘾,几人担心失了规矩,都吃得束手束脚的,所以今早并未在会馆用饭。

  相比起来,还是这种市井酒店更对志文他们的胃口,只要有钱,谁会在乎你的吃相。

  话音刚落,小英已经拽着囡囡和妞妞朝她早就相中的一家馆子跑去了,那里正在出笼一屉热气腾腾的包子。

  请收藏:https://m.my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