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八四七章 情报系统_三国第一强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衙门的监察,也没有人举报,偷税漏税所得也没办法光明正大的带回家。除非移居外地。

  现在青州可是天下瞩目的好地方,外面的人都想着往里挤呢,谁会上赶子往外面跑啊?没见过去视骠骑军如蛇蝎的那些高门大户都逐渐回迁了吗?这时候就为了占点下便宜,放弃青州的基业到其他地方去,那不是失心疯了是什么?

  时至如今。情报司和税务部门的协作是越来越少了,但贾军师认为这项制度还是有可取之处的,故而将其保留了下来,内容则是从针对偷税漏税变成了无所不在。

  领内的百姓若是发现可疑人等,可以上门举报,日后查实,会根据情报的价值,予以相应的奖励;在外面游走的商人则更宽泛,沿途的见闻,都可以到情报司汇报,事无巨细,一旦汇报的信息中存有一定价值的情报,事后也会得到奖励。

  这个奖励通常不会太高,却可以根据提供者的意愿,决定是否当众发放。发奖励时,会有情报司的官员出面,称呼提供者为义民,并感谢后者对青州做出的贡献。

  以目前青州的氛围,挖将军府墙角的偷税者会被群起攻之,反过来自然也是很高的荣誉。有很多人压根就不在乎那点物资奖励,纯粹就是冲着出风头,享受荣誉来的。

  有了这样的群众基础,情报司的耳目一下子扩大了好几倍。

  从前的模式是青州这边训练谍报人员,然后派遣出去,并提供经费,由谍报人员采取潜伏、伪装、收买等手段,有针对性的取得情报。这样的模式较有针对性,但耗费高,风险也大,刺探重要军情还好,普通的情报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现在将群众发动起来,情报源源不断的就上门了,情报司的工作重心一下子转移到了整理、筛选、分析上门,专业的谍报人员也可以潜伏得更深,于是工作效率也大有提高。

  对青州有深入研究的诸侯或谋士们,都因此提高了对王羽或贾诩的评估,但他们并不知道,这项策略虽然出自王羽的提议,但真正将其完善起来的却是个女子。

  去过红楼的人都知道,红楼里的安排和布置都很特殊。

  进门的时候需要登记,然后会得到一块牌子,按照次序等候,一一入内。

  内室的布置很简单,正当中垂着一门帘,帘子上有铃铛,报告者背对门帘坐,铃铛响,则开始陈述自己所要报告的事情,报告完之后,铃铛再响,就可以离开了。

  普通人不觉得有什么,只以为是情报司的人员需要保持神秘性,但真正了解内情的人却很清楚,若非这项政策一开始就由貂蝉夫人主导,内室的布置也不会如此的神秘。

  现在举报,或者说汇报制度已经扩展开来,貂蝉夫人当然不可能面面俱到,但规矩却是就这么保持下来了。

  正因为

  请收藏:https://m.my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