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章 称雄先扬名_三国第一强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罢了。

  “有劳文和先生,为本将参赞军务了。先生的顾虑,本将也都想过,一一解释太麻烦,先生不如且观之,待时机到时,一切自然水落石出。”

  王羽用马鞭遥指酸枣方向,悠然道:“关东名士酸枣,要扬名,还有比那里更好的舞台吗?何况,先生顾虑的难题,解决之道,大多都着落在这里呢。”

  “哦?”此时,河内军已经开始渡河了,贾诩举目南望,若有所思。

  这是一个极度看重名声的时代。无论想称霸一方,还是出仕为官,都得先有足够的名气才行。

  当然,名气之外,也得有实际的东西,不过,名气是最根本的。象他自己,就是靠名士阎忠的推崇,才微有薄名,得到了董卓的征召。

  扬名靠的是口碑,在名士圈子里的口碑。只有得到名士们的认可,得到他们的推荐,事迹才会得到认可,才能拥有名声。

  从这个角度来讲,王羽的选择是正确的。酸枣名士众多,只要得到其中一两成名士的认可,就能迅速名扬天下。

  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这个选择也有很多问题。

  东线的战况,贾诩并不是很清楚,不过多少知道点军情。

  联军分三个方向进攻洛阳,除了南阳方面的袁术之外,联军主力酸枣,大军云集,已逾十万。王羽这数千兵马根本算不得什么。

  名义上,河内方面以王匡为先锋,渤海太守袁绍为主力。但是,尽管河内已经打得如火如荼,袁绍的兵马却始终没出现,袁绍自己却跑来了酸枣。

  这里面的味道,很是诡异,贾诩可以判定,王羽的酸枣之行,恐怕远谈不上一帆风顺,说是荆棘密布,步步惊心还差不多。

  当然,这些疑虑,贾诩就不打算明言了。

  一来王羽不是笨蛋,这些东西他自己应该也看出来了;另外,贾诩本来也没彻底归心,他还在观望之中。

  王羽很有本事没错,但天下有本事的人多了,谁知道哪个人会在乱世中脱颖而出,笑到最后?

  就目前而言,董卓虽然受到围攻,但势头却是最猛的,他挟天子以令诸侯,若是果断放弃洛阳,更可以效先秦,拥山海之险,观诸侯自相厮杀,养精蓄锐,待诸侯力疲,再来收拾残局。

  此外,四世三公的袁家,虽然兄弟不合,但其门生故吏广布天下,名声更是响彻海内。

  袁绍去渤海尚不足半年,河北英杰却像是看到蜜糖的蜜蜂一般,成批成批的聚拢在他的麾下。短时间建成的军队,不但数目庞大,而且幕僚将校极为齐全,装备也颇为精良,堪称强军。

  南阳的袁术也不逊乃兄,鲁阳大营,同样群英荟萃,大军云集,大有和酸枣分庭抗礼之势。

  其余各路诸侯,也无不是一时俊彦,相对而言,王家父子这点家底,实在不值一提。若不是王羽本身很逆天,

  请收藏:https://m.my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