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66章 杜工,等您多时了_攀科技真的好难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杜冠东在研究生阶段撰写的论文就更厉害了。

  等离子发动机是电推进系统的一种,其应用的主要介质是等离子体,现在在国内外研究已经比较多,而且在航天领域被屡屡应用。

  基本原理是使用洛伦兹力让带电原子或离子加速通过磁场,来反向驱动航天器,和粒子加速器与轨道炮差不多。

  在发动机的阳极和阴极间施加轴向的电场,由带电线圈产生径向方向的磁场,电子被磁场束缚,做周向的hall漂移,与通道内的中性原子碰撞,产生离子,离子被电场加速高速喷出,从而产生推力。

  由于离子的质量与电子的质量相比较大,所以离子的运动几乎不受磁场的影响。

  只是以目前的技术而言,等离子发动机产生的推力依旧较小,甚至开玩笑说,只能吹起一张A4纸。

  不过虽然推力小,无法让飞行器摆脱蓝星的重力,但在太空中,其低推力、高比冲的特点,却有非常大的运用空间。

  一旦进入太空,等离子发动机就会让航天器像顺风助推的帆船,逐渐加速飞行,远比化学推进更加实用。

  主要用于航天器姿态控制,位置保持,轨道机动等等。

  由此可见,在当时那个年代,杜冠东凭借有限的技术资料,居然能撰写出几篇在今天看来依然见解不俗的等离子发动机论文,其研究目光之长远,才智之卓越,实非常人所能及。

  更重要的是,也是陆羽更看重的是,他不仅在研究低推力等离子发动机,而且在其中一篇论文中,还谈及了大推力等离子发动机,虽然只是几个模糊的概论。

  即便技术进步了整整二十多年,在今天看来,这依然显得有点科幻,在当时,更加显得天方夜谭了,所以也没受到任何重视。

  ……

  如果不是陆羽仔细检索了近一二十年的关于航天方面的论文,估计这些论文会继续埋在故纸堆,说不定会永远蒙尘。

  但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奇妙,总是会有诸多令人不可思议的巧合发生。

  陆羽当时看完几篇论文,立即交待刘世昌,让他无论花费多少时间和费用,都要把这个杜冠东找出来。

  尽管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不过好歹还算有些线索,刘世昌也没让陆羽失望,费了很多心思,找到了杜冠东。

  过程挺曲折和麻烦的。

  当年杜冠东也算是出类拔萃,虽然有时候他的研究太过超前,被周遭的人批评说不切实际,但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基础知识还是很扎实的。

  毕业以后,如愿进入到了官方航天单位,这么多年也一直在体制内,只是从航天单位几经辗转,最后到了研究所下属的军工制造单位。

  由于各种单位的保密规定,所以找到他,真的是不太容易。

  ……

  说来也是有意思,陆羽前不久收到杜冠东信息的时候,一度以

  请收藏:https://m.my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