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51章:大瀑布(Ⅲ)_远东王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帝国政府可以将低价征收的远东稻米加价三倍倾销出去,至于海外殖民地,比如格拉贝伦这样农业发达的地区,本身就以出口谷物为经济支柱,按理说没必要进口稻米,但是别忘了‘帝国特惠制’,殖民地总督只能捏着鼻子拿出财政拨款买下本地并不需要的高价稻米,多年来帝国政府就是采用这种霸道的手段控制国际粮食市场,强买强卖以谋取暴利,用这笔收入弥补财政赤字,而推行《谷物法》造成的地租和物价上涨恰恰是财政赤字的主要原因,这就等于帝国当局用倒卖稻米的收入补贴那些大土地所有者,使富者愈富,贫者愈贫,这种情况持续下去,迟早会闹出大乱子。”

  罗兰深有同感。帝国内陆各省的情况他不了解,也不想妄自揣测,但是由《谷物法》和“帝国特惠制”建立起的粮食贸易体系而论,从根本上就缺乏公平,完全是帝国强权霸道的体现。

  在这套贸易体系当中,首先吃亏的就是远东农民阶层。作为帝国最大的产粮区,当地人却吃不到自己种植的稻米,强制征收的价格之低廉使远东务农者无法从耕种当中获取应得收益,辛苦整年最后只是勉强糊口而已,这种局面再不改变,哪怕有再好的耕种条件人们也激发不出开荒种田的动力。

  其次受到剥削的是帝国的附庸和殖民地。在一个正常的贸易体系中,他们本可以直接在远东当地以公道的价格采购稻米,而在“帝国特惠制”的束缚下,他们不得不从帝国当局特许的粮食出口商那里进口高价稻米。忍受剥削还在其次,罗兰曾听说帝国当局故意挑唆保士华大公国内部少数民族地区叛乱,资助军阀混战打烂当地的社会秩序,使原本粮食产量很高的平原沃野变得满目疮痍烽火四起,各地豪强必须进口粮食以维持军队,获得帝国特许出口粮食的代理商则趁机大发横财。

  受害者的名单中还要加上帝国内陆新兴的工商业主和市民阶层。这些人并不占有土地,食品全靠市场供应,人只有吃饱肚子才能做工或经商,更不必说多数工业品要以农产品作为原料,粮价太高必然造成工业品成本上涨,而工业品的需求弹性比粮食要大得多,人不吃饭会死,少买一条毛毯或者一口铁锅总还能凑合着过,这就会造成国内市场的需求萎缩,商人也跟着倒霉,出口更是难上加难,与外国同类产品的价格相比缺乏竞争力,哪怕有帝国特惠制减免关税的加持也难以打开销路,最后只能撕破脸皮靠武力开道,然而发动战争的成本过于庞大,以帝国当前外强中干的财政状况根本支撑不起连年征战。

  想到这里,罗兰忽然露出笑容。帝国当局搞出这套畸形的贸易制度着实不得人心,把各大公侯国、海外殖民地和国内新兴的资产阶级全都得罪了一遍,在这样的局面下,老爸如果在远东闹出点动静来,应该可以获得上述各方势力的同情,明里暗里为远东革命者提供支持乃至资助,帝国当局受到各方掣肘,恐怕很难作出以武力镇压远东革命的决断。

  请收藏:https://m.my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