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4章 征战天下_唐朝那些事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带着怀疑的态度来批判性地发现其中的真相!《三国史记》的不严谨让我产生了怀疑,“斩首二千(百)馀级”。

  到底是二千,还是二百?新罗史料的记载都模棱两可,数字相差十倍,你让我们如何相信?如果四万唐军被斩首2000人,再加上伤残失踪以及溺水而死的“不可胜计”,那么,此战唐军损失不可谓不大,对阵的必定是新罗之主力(至少五万)。

  好问题出来了。唐军损失“不可胜计”,对方又是刚刚获得大胜的新罗主力,这个时候唐军应该撤军休整才对。可是《三国史记》露出了破绽:“冬,唐兵攻高句丽牛岑城。降之。契丹、靺鞨兵攻大杨城、童子城,灭之。”

  遭受重创的唐军随即又发动了大规模进攻,而且降一城、灭两城!答案

  出来了:要么《三国史记》是在胡说,要么唐军全是“天兵天将”!真相揭晓,不过,也不能太绝对。事实真相或许是唐军进攻失利,稍作调整,随即再次发动进攻也不是没有可能性的。

  但绝对不是《三国史记》所说的战败!好了,关于此战的真真假假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战后发生的事情,这一点,新罗史官记载得很清楚“高句丽馀众相率奔新罗”!

  所谓高句丽馀众,其实就是高句丽叛军!高句丽叛军作为大唐的死对头,被击败后,逃到新罗,作为大唐藩属国,新罗理应将其法办或者遣送大唐接受大唐的处分。

  但是金法敏没有这样做,反而“纳高句丽叛众”,而且这只是个开始,

  后面的做法更加印证了金法敏打算与大唐对抗到底的决心。太嚣张了!这分明就是跟我大唐对着干!是可忍孰不可忍!新仇旧恨一起算吧!

  是时候了!大唐上元元年(即公元674年),忍无可忍的大唐皇帝高宗李治决定出兵收拾这个一而再、再而三、反反覆覆的昔日盟友新罗。

  “上元元年,春,正月,壬午,以左庶子、同中书门下三品刘仁轨为鸡林道大总管,卫尉卿李弼、右领军大将军李谨行副之,发兵讨新罗。”

  皇帝李治下诏罢免金法敏的一切爵位,另立正在大唐为官的金法敏的弟弟、右骁卫员外大将军、临海郡公金仁问为新的新罗王,随大军一起出征新罗,待征服新罗后,就地为王!

  罢免自己亲封的国王,可见李治还是相当气愤金法敏的所作所为了,你辜负了我的信任,就要为此付出代价!

  大唐的愤怒!大唐出兵高句丽的新仇旧恨是什么?新仇“纳高句丽叛众”也,旧恨“据百济故地”也!本来,大唐因精力不足,难以同时应付东西线战事,暂时默认新罗对百济故地的侵占,毕竟,你新罗占再多地盘也逃不了是我大唐藩属国的紧箍咒。

  可是金法敏偏偏是一头贪得无厌、得陇

  请收藏:https://m.my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