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一十四章 进入长安_唐朝那些事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删除了;史书上也有很多错误的记录,用来困扰和忽悠后来人。

  但是历史的真相可以在史书的字里行间中寻找,有些事情往往是欲盖弥彰,他越盖。我们越清楚,这就是历史的眼睛。历史的眼睛不会主动被我们看到,我们只有自己去找寻。

  李渊知道机会早晚会来的。这个机会是什么,李渊并不知道,他也不清楚这个机会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但是他知道。做为一个政治家自己有着很高的政治敏感度,只要机会出现,无论以什么样的形式,李渊都相信自己能够把握的住。这不是自负,而是一种遍观桑田。历经世事变迁后的自信。

  李渊现在已不再年轻,自己的儿子都已成长为少年英雄,年过半百,对于今人来说,是正当年,可是对于古人来说,已经迈入了老年人的行列。之前的三十年,李渊一直在隋朝的官场上摸爬滚打。什么人都遇见过,什么事情都经历过。以前当看到不公平的现象时,他也冲动过;以前看到这个社会的黑暗面。他也气愤过;以前愈来愈感到现实的无奈时,他也悲伤过。

  后来,他不再冲动,他不在气愤,也不在悲伤。因为在经历了很多,受了很多的挫折。吃了很多的苦痛之后,他知道了。冲动、气愤、悲伤都是没有用的。社会不会因为某个人而改变,渐渐地他学会了改变自己。…

  自那以后他有了城府。有了心机,有了别人不懂的一面,他也感觉到自己似乎正在向一种东西靠近,那种东西——所谓的“成熟”。又过了很多年,他把自己练成了一个喜怒不形于色的人,城府极深,不怎么多说话,却心里比谁都明白。

  别人没有想到的,他能想到;别人看不到的事情,他能看到;越来越不了解自己,越来越能理解别人,越来越能了解社会,难道这就是成熟——所谓的成熟。

  李渊在官场三十年锻炼出来的东西,正是李世民缺少的。李世民现在正处于冲动、气愤、悲伤的阶段,更进一步,也不过是对其有着思索,根本就达不到李渊的水平。所以不是李世民领导李渊,而是李渊领导李世民。

  也许后来的李世民要比李渊优秀的多,但是我认为作为开国皇帝的李渊也一样优秀。对于这一问题,我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我用这样一句话来回答。各人有各人不同的人生轨迹,各个时代有各自的时代背景,不能一概而论,李渊和李世民虽为父子,相差不过几十年,亦是如此。我只能这样说。

  在江都,杨广被宇文士及等人谋害,这位多姿多彩的皇帝终于走完了他的一生,在他死前不久,曾对着镜子,摸着脖子问自己的皇后:“这么好的脑袋,不知道谁来砍它。”

  因此杨广在很久之前,就已经预料到了自己早晚有一天会死

  请收藏:https://m.my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