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一十七章 隆中布局 孔明三策谋林川_三国:开局截胡周郎小霸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崔钧不辱师命,果然游说成功,让盟军议题终于提上日程。

  是日,回到荆州襄阳。

  崔钧在襄阳见过老师,司马徽即带着他前往隆中,寻找诸葛亮。

  三人见面,在草庐中坐谈。

  司马徽道:“林川多智近于妖,他虽然实力稍弱,仍不可小视。”

  “曹操受封司马,统天下各军,虽然曹营多有良谋者,但我仍然想让崔钧去军中效力。”

  诸葛亮道:“如此极好,也正是我所想的。”

  司马徽道:“如说统军作战,我不如你!如何攻下江东,还望孔明多出些力。”

  “老师言重了!这一个月来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打败林川。”

  孔明起身走到地图前,指着图中地形道:“江东一面临海,是不可退之路。”

  “我们只要三面同时用兵,可以分散林川兵力,其兵不多,如再分散即可轻易击溃。”

  “于是,我想出一策,此策名大迂回大包围,可从交州、荆州、豫州、徐州四方发力,将林川挤入海中。”

  “这最弱的一方是交州,交州离中原实远,所以……四面齐攻,交州需要先前动手。”

  司马徽道:“此计最好!大迂回大包围,孔明确实是难得将才。”

  “如要动交州,只怕非刘表莫属了。”

  诸葛亮这个大迂回大包围,其实就是看中了杨州地形的弱点。

  杨州南是大海,西是交州,北是荆州和豫州,东是徐州,可以说是三面是敌一面是海水深渊不可活之地。

  这从大局来讲,这种战术,其实就是逼迫林川作背水一战,这次背的是海。

  这个策略下,直接将林川的杨州视为一处孤地。

  然后四面包围,同时发力,让林川应接不来。

  不得不说诸葛亮还没出山,就设下如此奇谋,是真的也近妖了。

  也只有他有这么毒的眼光,一眼就瞄准了林川的弱点。

  连司马徽也心中佩服,这是奇策,这段时间孔明果然也没闲着。

  诸葛亮道:“这是我对付林川之兵法。自古作战,一定先要从大势上谋事。”

  “先谋大势,然后才能谋战术。”

  他这意思也非常先进,就是现代所说的先讲战略再讲战术。

  只要战略上是对的,并在战略上搞得对自己有利,那战术上有错误也反不了大势所趋。

  如何造成大势所趋,这才是真正的谋划者。

  但大局也是非常难的,包含太多太复杂。

  林川每天都在造大势,那就是他的各种改革。

  只是他的大局比起诸葛亮这种大局上来说,确实又要高明很多。

  诸葛亮的大局是要小于林川的大局的,因为他是在谋划一个战争的大局。

  而林川谋划的是一个国的大局,所有百姓的大局。

  从战争上来说,诸葛亮这个大迂回大包围,确实是一个非常精明的局势造成谋划。

  诸葛亮道:“要造势,也得先削弱敌人,这也是赢敌

  请收藏:https://m.my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