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82章 追寻_天下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礼节没失。

  跟着小仆,走了没多会,就迎面见到了徐荣。

  “奉孝步子还真快!”

  亲自出来相迎的徐荣,不禁笑言道。

  郭嘉稽礼言道:“金日嘉有要事劳烦徐公,自然步子快了些。”

  “噢~走,入书房详谈。”

  “徐公请!”

  “请。”

  越过府内园林,折路一转,便至徐荣所言的书房,单独的两间屋舍,煞是清静。

  走进书房,郭嘉过目一眼,便叹言赞道:“真是清闲雅处。”

  “长安市闹,寻一清闲尔。”

  “徐公笑言尔!”

  “哈哈哈.....”

  两人调笑几句,促案对坐。

  “奉孝此来,有何要事?”

  徐荣率先问及。

  郭嘉轻嗯一声,言道:“徐公,当年国朝拿下河东,率先进入安邑城内,是哪支部曲?”

  “嗯~”

  徐荣不由拧起眉头,想了半响后,才言道:“是李利的骑兵。破安邑,有内应开城,轻而下之。”

  “那李利所部,当初入城,可造杀戮?”

  “未曾!这一点老夫记得清楚,其所报轻破安邑,而后尽俘城内之众。”

  徐荣坚定一言,然后就露出不解,疑惑问道:“奉孝问这么多,究竟是所为何事?”

  郭嘉苦笑叹声,说道:“唉~还是为了荀公达啊。当初河东战后,公达便下落不明,至金已有数载。”

  “数载?这么长时间,恐怕难寻其踪啊!”

  徐荣亦是摇头感叹。

  乱世之间,失踪了数年的人,基本上可以说是没了。

  “对了,姓荀?他叫什么?”

  徐荣突然相问,荀姓?似乎有点印象啊!

  “荀攸!荀公达!”

  郭嘉眼前一亮,紧紧盯着徐荣。

  最终,吭哧了半天的徐荣,还是没想起来。

  时间太久了,几年前的小事,哪记得住!

  “奉孝不如去石渠阁,查询当年战报,老夫似乎对这个名字有点印象。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战报中有所提及。”

  “多谢徐公,那嘉先行一步,告辞了!”

  得到了只言片语的信息,郭嘉如获珍宝,再也按耐不住,当即起身告辞。

  说完就走。

  徐荣看着急匆匆的郭嘉,不禁哑然失笑。

  荀攸?

  自己是不是记错了?

  莫非没有这个人?

  “哎呀,坏了,怎么把这事给忘了!”

  突然,徐荣猛拍了下大腿。

  当初河东有不少汉庭官员归附,自己应该让奉孝去问问这些人啊。

  算了,算了。

  反正查以前的战报,奉孝也自会发现那些归附之人,到时候如无所获,也应该自会寻他们。

  而郭嘉匆匆出了徐府,又乘上马车,马不停蹄的朝宫内赶去。

  没办法,所有的军事情报、战报、行令等,都保存在未央宫石渠阁内,由总参寺负责安排人掌管。

  石渠阁,非常恢弘。

  比王莽毁坏之前的阁殿,还要恢弘。

  东汉这么多年来,仅仅是重建了天禄阁和石渠阁,但从来没怎么使用过。因为,都城在洛阳。

  而大周定都长安后,修缮未央宫时,由于皇室人丁不旺,就让二阁并了其周围的几座宫殿,再加以修缮。

  两阁东西相对,间隔二里。

  东为天禄,存放书籍史册。西为石渠,存放各类档案。

  天禄阁内外,时不时都有中央官署的官吏进出。毕竟,就挨着了这么大的一座图书馆,那些好学之辈,怎么可能放弃进去抄阅的好机会呢。

  要晓得,如金的天禄阁,不仅有诸大世家贡献的藏书,还有许多国朝大儒对经典名作的注释呢。

  反倒是对面的石渠阁,冷淡的很!

  请收藏:https://m.my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