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0章 另有隐情_回到古代做创业导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杜勇会长,曾经找过谭星渊。

  当初九安御膳房生意大好,分店开到哪里,哪便食客便被吸引过来,进而导致京城餐饮业的集体恐慌。

  当时杜勇受同行委托,找谭星渊聊一聊,希望手下留情,不要抢了同行的生意。

  未曾想,谭星渊承诺只开三家分店。

  并且直接把火锅底料还有烧烤用的十三香调料以合理价格卖给众人,并且还传授经验,带着大伙一起赚钱。

  这不禁令杜勇对谭星渊这个年轻人刮目相看。

  此时杜勇听人禀报,说是九安坊的谭星渊前来。

  于是立刻热情的出来欢迎。

  杜勇年龄四十岁左右,为人豪爽,刚一落座,便开门见山道:“想必谭先生是为了食盐定量供应之事前来的吧!”

  谭星渊拱拱手,作为回应。

  杜勇长叹一声道:“这事情极为蹊跷。”

  谭星渊正身说道:“望杜会长赐教。”

  杜勇谦虚的摆摆手,说道:“这百姓定量食盐,是每户每旬三两,这个数量的盐是足够百姓家庭食用的。剩下所需食盐最多的,就是开酒楼的商家。”

  谭星渊在一旁点头,感觉听出一些门道。

  这杜会长继续说道:“转运司规定,酒楼每户每旬供应30斤,但是这里面也有区别对待,比如我的酒楼只能有10斤的定量,有的酒楼是30斤。”

  谭星渊不解道:“是按照酒楼规模定的供应量吗?”

  杜勇摇摇头,说道:“是按照酒楼的背后,有没有朝中的官员入股来定的。”

  谭星渊这才明白,有官员入股的就可以多购得食盐,没有的就克扣供应量。那么趁机就可以抢生意了啊!

  杜勇叹息道:“我这酒楼一旬起码要用三十斤食盐,如今只给十斤,就是砍掉我一大半的生意了。”

  说到这里,杜勇顿了顿,问道:“谭先生,你们九安御膳房得到多少食盐供应?”

  谭星渊苦笑一声,说道:“一斤也没有。”

  杜勇想到这里,脸色变得奇怪:“谭先生,莫不是你与转运司衙门有过结?”

  谭星渊摇摇头作为回应,再次苦笑一声,然后问道:“还有其他渠道获得食盐吗?”

  杜勇此时小声说道:“据说京城做药材的王家提前存了不少食盐,可以高价从他那里购得,他食盐的价格可是市场价格的三倍,只是听闻谭先生与王家有些过结,可能不太好办。”

  谭星渊疑惑道:“王家是做药材生意的,没有朝廷的盐引,若是卖盐,岂不是犯法?”

  毕竟食盐是朝廷专项经营,若是私人想要运销食盐,必须有朝廷颁发的盐引,也就相当于食盐经营许可证。

  若是擅自销售,那么就是卖私盐,是要被朝廷重罚的。

  杜勇轻笑一声,说道:“王家聪明的很,他不卖,只是送,不过想要得到他送的食盐,必须高价买他的一些陈年失效的药材。

  请收藏:https://m.my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