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7章 问询老郭_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笔五百块大洋的短期贷款,为期三个月,月息‘一分三厘’。

  一分三厘也就是1.3%,折成年息就是15.6%,按照后世的算法,为期十年或者十五年,年息也就13%左右。

  而周先生短期三个月,年息超过15.6%,这利息不可谓不高。

  “赵长官,您是想向银行贷款?是现在矿场资金紧缺吗?不应该吧.....”

  说着说着,郭老板感觉自己可能说多了,有些事不是他能问的,便连忙闭上嘴。

  “不过赵长官,向银行贷款不是很明智,虽然现在大量热钱都涌入沿海几个主要城市之中。

  银行那边对储蓄有些发愁,实在是太多,并不排斥贷款。

  可是这贷款利息实在是很高。

  不仅短期高,长期的利息更高。”

  “利息你给我算算,这一块我不是很懂。”赵铭对这年头的银行情况的确不懂,但老郭刚刚说的这年头银行为储蓄太多发愁是真的。

  这点放在后世,肯定会羡慕的四大行发疯。

  谁还嫌弃银行储蓄太多?但这年头真就是如此。

  原因也很简单,这年头的农村经济濒临破产。

  地主不愿意投资土地生产,经营农产品的商人不愿意继续从事农产品经营,地方政府财政入不敷出。

  让市场出现普遍性的恐慌现象,从而导致内地资金不断涌入的大上海,津门,北平等这年头的沿海大型都市。

  尤其是以大上海为最。

  毕竟这年头的上海外滩区域可是被誉为‘东方华尔街’的存在。

  可大量钱财涌入,这本是一件好事。

  可这些都是外地资金涌入,这种情况不利于内地生产发展,也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

  不得不说这年头的银行家还是很有良心的,正所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这年头的银行界形成了救济农村经济的共识,只是这件事有人是真心实意在做,有些人纯粹就是高喊口号而毫无作为。

  而听完老郭对于银行贷款利息的讲述,赵铭也明白这其中的门门道道了。

  首先想要在银行贷款一般普通人肯定是不行的,银行也懒得鸟你。

  这点,哪怕是一些涉及助农的银行也差不多,要么是有点关系,要么是地主才能贷款。

  毕竟需要一定的抵押物。

  而如若不是涉农助农的贷款,一般人想要从银行贷款就得需要担保。

  周先生之所以能贷款,就是因为他当时在教育部上班,当然是有担保。

  这点对于赵铭而言也不是难事,不过赵铭不打算找担保人。

  这就涉及到另一种形式了,也就是抵押贷款,和后世的情况也大差不差。

  要么拿出足够分量的房产作为抵押,要么是固定资产,总之必须要有抵押物才能抵押贷款。

  贷款的利息则各不相同,以一年的普通贷款为例,最低的在10%,最高的在16%以上。

  当然还有民间的高利贷,光是月利息就高达8%,还是驴打滚的利息模式,折算成年息150%。

  比如今年正月贷了10贷款,腊月就得还25万,当年还不上,来年连本带息,能涨到63万之多。

  当年的杨白劳借黄世仁的钱其实就是这个情况,普通人接触不到这年头的银行贷款,最终只能逼的卖儿卖女的地步。

  请收藏:https://m.my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