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十六章 风已平浪未静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法后,大宋朝廷立即高效运转起来。

  当晚,赵桓便以资政殿大学士宇文虚中和知东上邠门事王俅出使同军。

  二人的任务是向正乾皇帝敬献国书和京东西路、京畿路两路以及滑、陈、淮、宿、明、越等州的舆图、簿籍等物。

  以此公开承认是大宋破坏了同宋友好的大形势,导致两国交兵生民涂炭,愿意承担此战造成的任何后果。

  乞求大同正乾皇帝顾念天下苍生,息兵停战,再续两国睦邻友好。

  为准备此战,大同帝国专门扩编了三个军,可谓兴师动众。

  因而,徐泽主张的战争赔款数额也极其巨大。

  不过,大部分的赔款都是以增加两国商品交易,以及诸如开放港口、矿山,税率优免之类的附加条款存在,赵桓也在国书中一并应了下来,态度相当端正。

  唯一没能立即落实的是道君南逃,暂时无法在“认罪认罚书”上附署其人的名讳。

  不过,大度的正乾皇帝并没有死扣这点细节。

  其人相信以大宋朝廷的“言而有信”,肯定不会为了这件事而再让同军南下。

  同强宋弱,赵宋朝廷只要不想再惹祸就得老实履约,赵佶更是不敢不签“认罪认罚书”,钱粮物资输送协议也可以撤兵后再慢慢谈,都不急一时。

  徐泽做事向来雷厉风行,讨宋之战的目标达成后,便不再浪费时间。

  同宋停战和约签订后的第二日,其人便命令各部有序撤军。

  最先撤走的是赵宋朝廷移交大同的各式专业人才和重要物资,由魏定国师护送,直接前往燕京。

  这批人拖家带口,行动相对迟缓,因而走得最早,但只要进了河北路就是大同帝国的稳定控制区,护送的任务不算太重。

  第二批撤回的是南下同军主力,由徐泽亲自统帅。

  除了将大部队安全带回国内,正乾皇帝还有两个任务。

  其一,安置宋军战俘。

  激战正酣的同宋两突然国和谈,填到大半的护城河工程停了下来,临安城最终没有被攻破,俘虏们期盼的“破城后就饶恕众人对抗王师之罪”自然没了。

  不过,正乾皇帝胸怀天下,当然也会给这些表现积极的战俘一条出路。

  其人给了他们三个选择:遣返、整编或安置。

  当今之世,大同帝国已经是最强大的存在,迟早要吞并诸国一统天下。

  而大同全取河东、河北两路后国势愈增,稍微有点见识的人都能看到其并吞天下的雄壮气势。

  这也使得同宋两军再交战时,宋军成建制投降的概率激增。

  这一战,从京东西路到南阳府,同军连抓带降的宋军俘虏早超过了十万之巨。

  其中,还有不少是河东之战被释放的宋军“二进宫”。

  这还不算,得知两国议和后,汝州、唐州、颍昌府等地将要归还大宋,一些百姓竟然提出了跟随同军北上的请求。

  以

  请收藏:https://m.my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