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六十五章 休战息兵的希望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成二人的可疑动向而废了两路,仅剩下了西军一路。

  好在西军虽然桀骜,却与大宋朝廷深度捆绑。

  没有朝廷勒紧裤腰带提供的海量钱粮,缺粮的陕西诸路根本养不起这么多兵马,西军是不得不勤王。

  实际上,早在李孝忠率军进入南阳府前,奉诏任出任京西南、北路路制置使的种师道就已经进抵京兆府召集各路兵马。

  种师道乃是老于用兵的当世名将,对同军的战术有很深的研究。

  其人深知同宋两军战力的巨大差距,就没有奢望正面打败同军。

  种师道坚决反对必定会被同军逐个击破的添油战术,主张先集中兵力稳扎稳打,尽量利用南阳府周边复杂的地形以多打少,不断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

  再配合各路勤王兵马敌后袭扰,逼迫同军知难而退。

  这套战术的先决条件是朝廷死守临安坚决抵抗敌人,且赶在同军攻入南阳前至少将五万以上的精锐勤王兵马预置到南阳府。

  如此,内外呼应,方有打退同军的可能。

  可惜,大宋自上至下应对战争的动员机制实在太迟钝太混乱,而大同的进军速度又太快太出人意料。

  未等种师道聚齐西军勤王兵马,东京便宣告陷落,随即担负守御南阳府外围重任的梁方平、何灌也相继望风而逃,同军不费吹灰之力就攻到了临安城下。

  由是,其人只能违背自己之前制定的战术,放勤王义军李孝忠部先进入南阳府,以防止朝廷因为看不到勤王兵马而放弃。

  并以李孝忠部义军的牺牲,为后续赶到的勤王大军争取时间。

  不过,形势急剧变化,也由不得种师道继续稳扎稳打了。

  其人仅收拢了三万兵马,就赶紧誓师出征。

  对外则宣称十万大军,以图震慑同军并分担临安守军的压力。

  以上这些信息,并不完全是赵桓昨晚主动提供的军情,还有同军自己汇总的情报做印证,可靠性相对较高。

  按路程推算,种师道部兵马应该已经进入内乡县了。

  徐泽命炮营恢复炮击一个时辰后,预计城中再度派出了告急信使,便遣岳飞前去“迎接”种师道。

  炮击开始后,慌乱的赵宋朝廷立即经同军没有封锁的南城门派出信使,催促种师道部兵马加快行军。

  同时,再次派遣使者求见正乾皇帝,以解释误会。

  昨日使同的首相李邦彦差点死于暴民之手,心有余悸,不敢再出城。

  赵桓也担心继续派李邦彦会再次激起动乱,乃遣次相赵野陪同康王出城。

  徐泽这次依然没有接见宋使,但开出了退兵条件:

  其一,赵宋朝廷须得以国书形式承认本国之前对大同帝国的冒犯,并承担由此引发两国交兵的所有后果。

  其二,赵宋正式向大同割让京东西路和京畿路,以及京西北路滑州和陈州,淮南东路淮州和宿州,两浙路明州和越州等地;

  其三,赵宋按名单向大同转让算学和医学顶尖人才及工程营造大匠等,并按照书目提供包含《墨经》《木经》《营造法式》在内的宫廷珍藏书籍若干;

  其四……

  这并不是赵宋朝廷第一次因战败而向大同帝国割地赔款,虽然割让原本的国都确实让人很难以接受。

  但至少强势的正乾皇帝愿意开价了,意味着两国真有通过和谈结束战争的希望。

  请收藏:https://m.my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