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十五章 兵下临安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临阵换将,且汝州如此重要,朝中确实无人比何灌更合适,就没有调整其人之职。

  何灌当然也知道自己肩负的重任,到汝州后,就亲自检查各城寨防御设施,并深入军中鼓舞士气,做了很多工作,收效——

  便是没有效果。

  享尽荣华富贵的天子和衮衮诸公都不敢直面同军兵锋,直接放弃了立国后就没有换过的都城东京,幻想跑进了这个穷山沟里就能躲避敌人。

  太上皇更是未战先逃,连带着不少朝中大官也跟着逃跑。

  大祸临头,这些贵人们一个比一个跑得快,凭什么要求低贱得狗都不如的士卒们为贵人们的大宋对抗根本打不赢的敌人?

  梁方平麾下数万大军被岳飞千余骑兵吓得当场大溃,自相践踏而亡者数千之众,比同骑杀死的还要多。

  但其部好歹是看见了同军才溃败,而汝州守军则更加不堪,只是看到了颍昌府溃兵入境,汝州兵卒便炸了锅,直接弃城而走。

  所谓望风而逃,不过如此。

  何灌纵然有心弹压,也无人配合,民心士气已溃,绝非人力可以挽回。

  汝州宋军溃逃,大宋新都城南阳府便向同军敞开了大门。

  对比一马平川无险可守的开封府,南阳府的地理条件好太多了。

  经汝州到南阳府,有两条路线。

  一条跨越澧水,经叶县翻越方城山隘口,便可进入南阳。

  方城山以南的方城县本隶邓州,庆历四年,宋仁宗下诏废方城县为镇。

  元丰元年,宋神宗又改方城镇改为县,但其管辖权却划归了唐州。

  道君决定迁都南阳后,便将方城县再次划归南阳府。

  同时做出调整的还有并光化军入南阳府,改原本的南阳县为周土(西周时,南阳属荆州,因在镐京的南部,被周人称为“周土”),改穰县为临安。

  此路线虽要经过方城、周土两县,但一路都是官道,便于快速行军和后勤补给,是战前拟定的主攻路线。

  唯一的问题是沿途有不少宋军的城寨,需要一一攻取,战事容易迁延。

  另一条路线由鲁山县渡过滍水,沿鸦河向南。

  此路需要经过尖山、黄土岭、玉皇顶、鹿鸣山、大横山等山之间的山沟,没有官道,甚至有些地方连小路都没有,外地人很容易迷路。

  但同军第四军军政牛皋便是鲁山县人,早年就在山中砍柴为生,很是清楚这条路线,战前便命人制作了专门的沙盘,供麾下将领掌握。

  第四军原本的作战计划是宋军若大兵云集,据险死守,同军则屯兵叶县攻打方城山隘口,以吸引宋军的注意力。

  偏师则出鲁山,直入南阳府腹地,必能打宋军一个措手不及。

  其实,两条路线都不好走。

  大宋只要在几个要道隘口设立城寨,守军背靠京师,只要意志坚定,有朝廷远远不断的物资支持,就能坚守很久。

  更

  请收藏:https://m.my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