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十二章 二圣本色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直接趴倒在地放赖,就是不肯受禅。

  之前确定内禅仪式要提前举行后,白时中就命内侍喊来了一众宰执,此时全候在福宁殿西庑下,就等着见证内禅仪式呢。

  赵桓把动静闹得这么大,早传到了殿外。

  宰执们尴尬地立在廊下,听也不是,不听也不是。

  事情闹到了这份上,面子上已经非常难看了。

  赵佶不能说话,只能抬臂奋笔手书“汝不受,则不孝矣”七个大字。

  赵桓自小就被自家老子骂到大,此时此刻,哪里会怕赵佶这一套,当即针锋相对。

  “儿臣要是受了,就是不孝!”

  赵佶眼看搞不定逆子,只能以手书召皇后郑氏来福宁殿。

  王氏薨逝后,郑氏被赵佶立为皇后。

  郑皇后性格温婉,对嫡长子赵桓视如己出,自小就缺乏关爱的赵桓对其人也比较敬重,皇后的话反而比皇帝更好使。

  但郑皇后为人低调,从不干政,也不知道怎么劝赵桓才好,只能说:

  “官家老了,我们夫妇二人只能托付你了。”

  赵桓本就害怕承担起这个王朝的重担,此时又被自己的父皇套路,已经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连郑氏的话也不听。

  僵持到了这一步,里子面子全丢光。

  赵佶索性也不再装了,腾地坐起,指着赵桓大吼道:

  “快给我把这逆子架出去,即位!马上就即位!”

  内侍们从没见过道君如此形态,不敢抗旨,冲上去架着皇太子便往殿外拽。

  赵桓本就害怕当皇帝,被内侍们架住后更是急怒攻心,拼命挣了几下没挣脱,便在急剧惊惧之下晕了过去。

  不同于他的老子赵佶,其人是真晕了。

  众内侍怕出事,只能停下来,一通手忙脚乱的“急救”后,赵桓才悠悠醒来。

  趁着皇太子刚刚苏醒后还很迷瞪的时机,内侍们齐用力,再次架起赵桓赶至福宁殿西庑下,接受众宰执迎贺。

  然后,又将木偶般的皇太子架进福宁殿,向道君复命。

  如此强行走完内禅程序,早就没有力气挣扎,嗓子也已经哭哑了的赵桓却还是不肯即位。

  禅让之仪说起来很神秘,其实核心步骤很简单。

  其一,新旧两任皇帝移交权柄。

  其二,新皇接受百官拜贺。

  如此,即可证明皇位移交合乎天理人心,新皇的地位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

  因而,在宰执们赶到福宁殿等候皇太子即位的同时,朝廷百官也赶到了垂拱殿等着朝见新君。

  结果,一直等到日薄西山,臣子们仍没有等到新君临朝。

  其他臣子顶多是站久了腰酸腿疼肚子饿,忍一忍还能挺过去。

  利益相关的给事中吴敏、太常寺少卿李纲,太子詹事耿南仲等人却不敢忍。

  僵持到天黑之后,皇太子还是不肯受禅的话,不排除道君和宰执们为了朝局稳定,会再择皇子即位的可能性。

  若是如此,其他

  请收藏:https://m.my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