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九章 东京危局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秀,大宋就能凭“涵养天下百余年”之功得“四方忠义之人”“来徇国家一日之急”?

  然后,朝廷便能打败不可一世的大同,他道君就能还都东京再揽大权?

  都什么时候了,还做梦呢!

  王黼因为身处局外,反而更加清醒,对赵佶在《罪己诏》上“能立奇功者,并优加异赏,不限常制”的许诺嗤之以鼻。

  自两日前的内禅仪式之后,坐镇临安城皇宫的赵官家就成了赵桓,而执掌天下权柄二十六载的道君教主皇帝则成了太上皇。

  换句话说,赵佶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落毛的凤凰不如鸡,失去大权的皇帝连普通人都不如!

  正所谓天无二日,土无二王。

  太上皇地位虽尊,却不是皇上皇,而是笼中鸟。

  无论赵桓想还是不想,只要坐上了那个位置,就必然要为扶他上去了人做主。

  也无论道君出于何种目的,又留有什么后手,只要交出了手中的权力,再想收回就千难万难。

  大宋当前的形势,就和大唐马嵬坡之变后的形势差不多。

  同样是社稷有覆亡之危时天子丢下自己的责任跑路,同样是皇太子临危受命,扛起了王朝延续的重任。

  若是朝廷此番挡不住大同的军队,正乾皇帝就此灭掉了大宋,自然万事皆休。

  届时,内禅的唯一作用就是让道君甩掉了“亡国之君”的恶名。

  至于其人跑路与否,差别都不大。

  王朝都覆灭了,就算跑到海角天边,也休想躲过同军的追捕。

  自古以来,就没有听说过王朝覆灭之后,前朝君王还能逍遥在外的。

  而假若赵桓率领群臣守住临安,逼迫徐泽退了兵,就拥有了挽大厦于将倾,扶狂澜于既倒的顶天大功。

  凭着这一巨大的政治声望,其人便能坐稳江山,成为掌握生杀予夺大权的真皇帝,并将自家老子锁进深宫做个屁事都不能管的太上皇。

  哪怕后者内禅之前做了很多布置,到了那个时候,也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

  这跟手腕无关,而是人心和利益所向。

  在亡国之危面前,谁能保住天下,保住“天下人”的利益,谁就是真天子。

  反之,谁抛弃了天下,谁就没有资格再做天子,即便这个人曾经做过几十年的天子也一样。

  前朝玄宗皇帝在位的时间比道君还要长近二十年,虽然晚年荒唐导致安史之乱,年轻时却是英明神武,好歹也开创了“开元盛世”。

  而道君即位之后就一直荒唐至今,硬是将文足以傲世历代,武能够力压顽夏的大宋折腾得奄奄一息。

  两人的功业相差天壤,继承者的地位稳固程度也完全不一样。

  李亨即皇帝位未得玄宗禅让,乃是臣子私立,规规矩矩的篡位,于法理上而言,根本站不住脚

  而赵桓的皇位却是道君走内禅程序正儿八经交出来的,还有群臣背书。

  篡

  请收藏:https://m.my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