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章 银票真烫手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却不想管汤、徐两家的狗屁倒灶事。

  但他还是资助了对方一笔钱,并给他指了一条明路——界河入海口即将开港建城,届时会有很多机会。

  徐宁不敢耽搁,得了钱就赶紧回到沧州,向州衙提出了自己当年的冤案申诉。

  大同政权造反起家,自没有前朝有罪本朝不录的规定,但官府招募公务人员也是有隐性标准的。

  同样的条件,身家清白者肯定比有“前科”者更有优势。

  徐宁想要再次吃上皇粮,最好还是先洗掉自身的不白之冤(大赦只是有罪免诉或有刑免罚,并不是无罪认定)。

  其人这个案子虽然发生在赵宋的开封府,但由于轰动性极大,反而不难查。

  大同行政效率与赵宋自是不可同日而语,收到徐宁的申请,州衙没做耽搁,随当月工作月报一起报上去,二十来天后,法部就出具了无罪认定。

  恢复清白身的徐宁赶上了塘沽设县的第一班车,凭借着过硬的综合素质,顺利应聘到了巡捕一职,之后又因工作出色,升为副捕头。

  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后再回顾自己的前半生,徐宁有了很多感悟,逐渐改变自己的做人做事的一些习惯。

  对比金枪班同袍的恶意构陷和表弟的拒不认亲,柴进对他这个过路囚徒给出的钱粮资助便显得弥足珍贵。

  因而,其人今天见到了柴进,便情不自禁地寻上来打招呼。

  散值后,徐宁寻到了柴进下榻的旅邸,邀其吃酒。

  徐宁的性子变了不少,柴进的变化却更大。

  吃酒归吃酒,柴掌柜闭口不提当年和江湖之事,反而是一口的生意经,并请徐宁帮自己留意塘沽有无商家转让店铺。

  为了表示感谢,柴进还当场拿出了一张银票塞给徐宁。

  此举却让后者如同突然碰到烧红的火钳,吓得赶紧缩手。

  “柴掌柜万不可如此莽撞!”

  徐宁边说话边扭头张望包厢门口,确认没有人方才松了一口气。

  “朝廷法度森严,柴掌柜此举不是答谢,实是害人,莽撞了,莽撞了。”

  柴进见徐宁额头都是汗珠,知道他真不敢收这钱,当即将银票收回并向对方道歉。

  但其人心里却是暗想徐宁小心过度,完全没有必要。

  不可否认,大同新朝廷确实法度森严,基层官吏也的确远比宋辽的同行清廉,但这个清廉也只是相对而言。

  大同朝廷毕竟脱胎于宋、辽两个旧王朝,基层官吏也来源于旧时代,千百年积累的官场恶习哪是那么容易改变的?

  柴进这几年与市井小人打交道,早明白了什么叫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塘沽的情况其人不清楚,但在诸城开店铺,若是不能结交几个小吏总归不踏实。

  当然,新朝新气象,大同治下明目张胆索贿摊派的官吏基本绝迹,或者说以柴进的层次和交往圈子暂时还没接触到。

  可正常

  请收藏:https://m.my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