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零二章 燕京落日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却是可以比较的。

  在同舟社治下,至少不用担心随时会被金人杀死吧?

  最后返回的是关胜率领的十二师,加上配属的几个营,其部大半军士身上都带着伤,但精气神十足。

  辽军主帅萧干自知逃不脱追击时亡命一博,没能同军造成多大的伤亡。

  其人此举最大的“功劳”,就是让后续赶来的民军亲眼目睹了同军官兵的悍勇。

  冲锋在前的主帅萧干被关胜斩杀当场,其余敢于冲阵的骑兵也尽皆被无畏的同军将士挑落马下。

  自杀式的冲锋失败之后,剩余的辽人很快就下马投降了。

  不足半天的时间,同军接连发起白刃战,不仅打灭了辽人的傲气,也彻底摧毁了北辽的有生力量,燕京城已经向同舟社敞开了大门。

  这段时间里,玉河县官民开城投降,桑干河雨后最大的洪峰也已经过去,三座浮桥都经受住了大水的考验。

  包含重炮营在内的后续部队尽皆过了河,部队就着姜汤吃过干粮后,再次启程,前往此战的最终目标——燕京城。

  燕京城宣和殿,北辽天锡皇帝耶律淳刚刚驾崩了。

  死因:玉河渡之战辽军全线溃败,敌军即将临城,大辽覆亡在即,天锡帝得到这个惊人的消息,吓得当场吐血而亡。

  但大辽皇帝驾崩,除了皇后萧德妃留守宫中为亡夫擦洗身体整理仪容外,其余重臣却尽作鸟兽散,没有一名臣子主动留下来主持国丧。

  敌军进展太快,燕京的有生力量被一战荡平,大辽灭亡已成定局。

  都到了这个时候,还能讨论大辽国运和大行皇帝后事的,估计也只有在玉河渡的萧干和耶律大石战场生死不明的两个傻子了。

  城中文武各自藏着小心思,正在抓紧时间串联。

  一个月前,他们抛弃一位活着的正牌皇帝换取自己的富贵时,就没有半点愧疚。

  一个月后,再让他们抛弃一位死去的篡位皇帝,以保住自己的富贵,又能有什么心理负担?

  燕京城中的强硬主战派尽没于玉河渡之战,剩余各怀心思的北辽文武,无非就是纠结该投降还是该逃跑的问题。

  想逃跑的话,答案是明白着的。

  向南,是同舟社的控制区,想都不用想。

  向东,平州暂时还没有陷落。

  但无论是平州,还是穿过平州进入中京道尚未被金人控制的沿海诸州,都没有什么战争潜力。

  并且,这些地方还全都在同舟社海军的打击范围内。

  也只有西北的居庸关一条道路可以选择。

  但一个月前,被他们抛弃的天祚皇帝刚经这条道路逃到了西京道。

  走居庸关,是赶上去找老主子领死么?

  显然,逃跑这条路也行不通,只能投降。

  至于该向谁投降的问题,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半点分歧了。

  金国自是不用再考虑,只能向同舟社投降。

  不仅是金人隔得太远,向金国投降已然来不及;

  更重要的是,同舟社强渡桑干河并一战全歼六万辽军,向辽人展示了自己的力量。

  同舟社以极其强硬的态度,向辽人证明了他们有资格征服这片土地。

  所以,事到如今,北辽文武已经别无选择,唯有投降同舟社一途可选了。

  当徐泽率领同舟社大军赶在落日前,到达燕京城显西门时,北辽蕃汉马步军都元帅(耶律淳临死前任命)李处温已经率城中文武出城跪迎王师了。

  请收藏:https://m.my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