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八章 大族生存之道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在不长的时间里,利用血缘和宗法主宰某一地的社会发展。

  安阳韩氏是如此,灵寿韩氏也是如此,须城梁氏同样如此。

  从这点意义上讲,管理体系落后的赵宋将相州划为安阳韩氏的自留地,其实不算是卖好,更像是某种既定事实的追加认定。

  韩氏大宅昼锦堂。

  当代宗主韩治出了阁楼大门,亲自迎接各位族老。

  昼锦堂名为“堂”,实际是韩琦以武康节度使身份回乡知相州时修的一座阁楼,整体雄伟秀丽、古朴幽雅。

  《汉书》有“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之语,韩琦反其意而用之,名为昼锦堂,大略有老韩在赵宋政治舞台风光多年,也该昼锦还乡享几年清福之意。

  昼锦堂的牌匾是韩琦亲笔,正厅前的影壁上刻字“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落款是欧阳修,笔迹稳而不俗、险而不怪、老而不枯、润而不肥,乃是赵宋书法大家米沛的亲笔。

  当年,昼锦堂刚刚落成,时任吏部侍郎参知政事的欧阳修便主动写下这篇歌颂帝国名相的《昼锦堂记》,就连为人癫狂不事权贵的米芾也为之挥毫酒墨。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仅从影壁题字就能看出当初的安阳韩氏在魏郡王韩琦的庇护之下是何等的风光。

  只是,任谁也想不到,魏郡王离世不到五十年,仪国公(韩琦长子韩忠彦)离世仅仅十一年,风光无限的安阳韩氏就迎来了宗族危亡的大灾难。

  为了应对危机,韩氏当代宗主,仪国公韩忠彦第五子韩治便紧急召集族老,讨论宗族的未来。

  “二位叔祖,快里面请。”

  韩固、韩绍在路上就遇到了族叔韩纯彦和韩嘉彦,乃与二人联袂来到昼锦堂。

  韩纯彦是韩琦第四子,字师质,时年五十七岁,也曾两知相州,以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万寿观,文安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赐紫金鱼袋。

  韩嘉彦是韩琦第六子(第五子韩粹彦两年前离世),字师茂,时年五十三岁,尚唐国贤穆长公主,官至宣州观察使。

  安阳韩氏宗主本是韩顾一脉(韩琦之父韩国华的长兄),至魏郡王韩琦返乡养老后,宗族公推由韩琦这一脉主持宗族。

  其后,这个传统便保留了下来,以选取最优秀的人,确保宗族富贵不减。

  韩纯彦、韩嘉彦年龄虽然还没有族孙韩治大,却是安阳韩氏辈份最高的二人,就连当代宗主韩治都要称一声“叔祖”。

  众人坐定,时年六十二岁的宗主韩治直奔主题。

  “今日请诸位叔祖、叔父过来,实是安阳韩氏遇到了大难关,治恳请各位长辈出出主意。”

  “宗主请讲。”

  “河北变了天,以如今的形势看,朝廷再无回来的可能性,徐泽取代赵氏坐天下是不可逆转的大势。”

  韩治的这些话就算传出去,赵宋也不能真把韩氏如何。

  就如同在党争中落败的上任宗主韩忠彦因弃湟州之论被一贬再贬,但朝廷对安阳韩氏的恩宠却一升再升。

  到了安阳韩氏这种程度的大族,实际上已经有了与朝廷讨价还价的本钱,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真话”。

  何况,朝廷确实不可能再回到河北了。

  请收藏:https://m.my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