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七章 登州士绅的选择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农民增收,以增强农民消费能力,使国内市场良性循环。

  在航海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之前,华夏区内部市场的吞吐量是远大于已知世界的消费总和的,必须优先盘活内部市场。

  第二点,则是创新和嫁接,依据田主拥有土地的等级和多寡,制定不同的税收征收比率,田越多,征税比率越大(还有配套政策防止地主将税钱转嫁给佃农)。

  传统农业,其实是一项风险很高的产业,极易受到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而减产甚至绝收。

  豪强富户之所以能够不断兼并,田地越来越多,并不是他们更善于经营,而是因为其有钱有势,能通过各种手段免税或偷税,并有足够的积蓄抵御很多小民抵御不了的风险。

  遇到灾荒之年,破产的小民以田产投托豪强求生,官府一般会睁只眼闭只眼,不然的话,光靠官府一力赈灾,只能是杯水车薪。

  徐泽一方面让隐田显形,一方面又梯级征税,摆明了就是要拉拢中小地主(代表此时的先进生产力)以下的阶级,朝死里整大地主豪强。

  但这一点“创新”上,之前的培训中,徐泽并没有明确告知。

  因此,辛介甫听了黄德的话后,有些错愕,拱手道:“物生兄,何出此言?”

  见老友装糊涂,黄德只能把话挑明。

  “正诚兄,你如今很久不经稼穑,可当年李俭与你为了几亩荒滩起冲突的事,应该不会这么快就忘了吧?”

  当年辛、李二家起冲突的荒滩其实不止“几亩”,但黄德这话的重点不在这上面,他是提醒辛介甫莫要忘记土地是百姓的命根子。

  任何人想在土地上做文章,不管哪一部分百姓得了利,最终都会侵害另一部分百姓的利益。

  当年的李俭和辛介甫为了“几亩荒滩”起冲突,同舟社如今改变税法,损害的可不是一家两家的利益,就不担心起冲突?

  辛介甫知道黄德话中未尽之意,但屁股决定思路,其人的利益已经与徐泽捆绑到了一起,眼界和格局自然不是还盯着“几亩荒滩”的黄德可比。

  “哎!物生兄的意思,我何尝不知,但你也是爱读书之人,当知道自秦汉以来,富者阡陌纵横贫者无立锥之地,土地兼并严重的后果。”

  黄德没想到辛介甫会给自己扣这么大一个帽子,心下也有些不舒服,立时板起了脸。

  “正诚兄,就我家那点薄地,如何担得起‘土地兼并严重’之语?再说,我一不强取,二不豪夺,这些地全是我黄氏先人数代辛苦经营积累的结果,便是大宋朝廷,也不能平白夺了去吧?”

  见黄德已经铁了心,辛介甫又想起朱曹首的话“若是天下的上户都只进不出,下户越来越窘迫,这天下变与不变,又有什么区别”?

  登州虽然没有出现下户越来越窘迫的情况,绝大多数的上户却是

  请收藏:https://m.my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