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二章 这是谁的天下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者”这个名词,但身在官场底层摸爬滚打了几十年,宗泽却能理解其含义。

  从利益的角度分析,

  谁获利最多,谁就握有真正的权力。

  只要看看本朝每年巨额的税收,大头用在了哪上面,就能清楚知道谁才是真正的受益者。

  困扰了本朝百余年的“三冗”问题,正是冗官加冗兵之后,产生的冗费。

  看清了这个王朝的本质,

  再回想起自己这么多年看到的种种怪相,基本都能找到合理的原因了。

  这样的大宋,文官得了“权”,武人却掌握了“利”。

  吃空饷是为了利,

  小小的夏国打了百余年打不下,也是为了利,

  甚至临阵杀敌,不得赏银不放箭还是为了利!

  没文化的武人粗鄙,做事上不了台面,

  有文化的文人争权夺利的恶心吃相,也好不到哪里去。

  新、旧党之政争,几十年内朝政反复改来改去,都是为了权与利!

  现在这帮臣子陪着皇帝装神弄鬼,同样是为了权与利!

  而处在中间的赵官家,

  为了江山稳固,一直都在鼓励臣子们争权夺利!

  就连“庆历新政”“熙丰变法”,最终的目标也是“富国强兵”,本就没有“民”的什么事!

  这样一个奇怪的组合政权,

  再怎么变革,都不可能跳出兴兴废废的怪圈。

  终于想明白了这一切,

  宗泽长叹一声,起身,对徐泽一躬到底。

  “宗泽空活半生,今日方知白瞎了这双眼,谢社首点醒!”

  宗泽代表着这个时代文官士大夫阶层的良心,

  并不完全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利益交换者。

  他们有自己的操守和信仰,参加科举固然是为了入仕,

  但入仕却不是这些人的终极目标,他们还有治国为民的朴素情怀。

  这样的人,

  不是吴用、朱武这类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读书人”,

  也不是赵遹这种看清方向就勇敢去闯的“政治家”,

  某种意义上讲,

  宗泽就是这个时代虽不反动,却最顽固的文人代表,更像狂热的“殉道者”。

  即使改朝换代,

  他们也不会因为皇帝由赵氏变成了徐氏,

  就改变自己的初衷,主动适应新朝廷的那一套。

  争取到这部分人心,并成功改造他们的难度,远较争取其他人更难,

  但他们却代表着旧文人的希望,

  不仅不能排斥在外,还必须尽最大可能的拉过来。

  甚至,谁能争取到这批人的效忠,谁就能真正获得文明传承上的希望。

  彻底抛弃旧时代,从零开始,打造一个新时代,

  是幼稚、肤浅,甚至极度危险的想法。

  任何时代的人,都无法脱离社会现实。

  大宋再烂,再不堪,也是生养上亿人百余年的王朝。

  即使改朝换代,也改变不了治下这些人曾是“宋人”的现实。

  哪怕给徐泽一处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

  再搬来后

  请收藏:https://m.my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