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章 高丽使者大丰收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宋才遣使高丽,宣读天子对高丽国主王俣的册封诏书。

  使团正使是王襄,副使为张邦昌。

  正使王襄宣读“权高丽国王”(此举是针对高丽未在国书中使用大宋年号的行为)的册封诏书后,

  张邦昌又传下一道密谕,奉劝对方应该珍重宗藩之礼,切勿做天朝恼怒之事。

  王俣赶紧解释,希望达成谅解。

  并考虑在适当的时机遣使前往汴梁叩见天子,当面致歉。

  高丽权臣李资谦利用了这个机会,让自己的弟弟李资谅担当此任。

  自睿宗八年(公元1112年)开始,李资谅便多次代表高丽,出使宋、辽两国。

  其人第一次出使大宋时,童贯刚从辽国带回提议“联女直伐辽”的赵良嗣。

  大宋皇帝赵佶正欲用兵辽国,急切要联络对辽作战的关键盟友——女直人。

  早在仁宗和神宗时期,大宋朝廷就制订过联合高丽对抗辽国的战略规划,并实现了部分战略目标。

  高丽使臣李资谅来得正是时候,天子很快就想到了仁宗、神宗两朝的战略规划。

  欲要借道高丽,出钱粮甲械援助女直人,

  武装这帮生番,让他们不断给辽国放血。

  天子借机召见了高丽使臣李资谅,提出“闻汝国与女直接壤,后岁来朝,可招谕数人偕来”。

  彼时,持续十余年的曷懒甸争夺战结束不满三年,

  在此战中大放血的高丽人,还未从战争的创伤中走出来,

  不管对此战观感如何,对女直人都是又恨又惧。

  李资谅之兄李资谦,和崔弘嗣等人,都是高丽朝中的“反战派”。

  他们正是利用反对旷日持久的曷懒甸之战,将尹瓘、吴延宠等人拉下马的,才上任的。

  其人如何能背弃本方利益集团,为远在天边的大宋做这等毫无益处的事?

  李资谅只回了一句“女直人面兽心,夷獠中最贪丑,不可通上国”,便将天子的要求挡了回去。

  也正是因为在这事上,受了藩属国使臣的白眼,让赵佶感到非常窝火。

  才会在事后默许童贯私自遣徐泽等人行辽的行为,其后又对行辽归来的徐泽高看三分。

  时隔四年,辽、金之间的大战规模如此剧烈,辽国国内又如此混乱。

  大宋不可能一点消息都没收到,看来这位天子又动了借道联络女直人的主意。

  若真是如此,那就说明已经与女直人接壤的同舟社,和大宋朝廷毫无关系!

  至少,同舟社在谋夺辽国土地,又先后与大元、金国、高丽三方交恶一事上,大宋朝廷根本就不知道!

  如此以来,自己的使命就轻松完成了!

  李资谅出身于勋旧豪族仁川李氏。

  这个家族起源于唐朝时是新罗王国的遣唐使,李姓即由唐皇所赐。

  其人虽身居刑部侍郎枢密院知奏事之职务,在实务上却并没有什么突出的才干。

  但政治嗅觉,且精通汉学

  请收藏:https://m.my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