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七章 海晏河清大宋朝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阳府人民揭竿而起,赶跑金人,喜迎王师?

  还是等着东南路的同舟社率师北伐,而后,愉快的接受燕王殿下统领,为辽国的复兴大业抛头颅洒热血?

  徐泽在东南路反复折腾,把南线金军折磨得欲仙欲死,

  为辽军创造了这么有利的条件,却没有起到半点作用。

  这破烂辽国,还真是非人力可以挽回啊!

  徐泽不禁感叹这个时代的慢到让人发指的战争节奏。

  耶律淳统帅三万辽军,用了一个多月,才从平州慢慢挪到乾州。

  辽国国内居然还赞颂声一片,一堆大臣拼命鼓吹燕王殿下知兵持重,预测此战定能功成。

  辽帝耶律延禧心喜之下,也顺应民心,

  以张琳兵败为由,削夺其官职,将其统辖的沈州残兵,一并交燕王耶律淳统帅。

  而在保州吃了老大亏的高丽国,也同样磨磨唧唧。

  二十多天过去了,其国还没有出兵保州的意向。

  徐泽不知道的是,高丽朝堂已经争论了数个波次了。

  先是为谁来承担义州大败的责任吵,

  再又为了要不要继续攻打义州的计划辩,

  然后又为战争要打多大的规模,派谁领军等问题争。

  到目前为止,高丽国对北伐义州的大战,还没进入实质环节。

  保州城东,那筑成京观的上万头颅至今没有派军取回。

  倒是派去使者,商议过几个被俘将领的赎回问题,

  被辛映安天价的赔偿和各种“生活费”给吓着,再没来第二次。

  但若真要论慢节奏,对比起宋、夏两国,辽国和高丽又完全不够看了。

  就在这个月,以年为单位的宋夏大战回合制游戏,夏国一方终于再落一子。

  东京边梁城朱贵传来宋夏之战的最新情报。

  夏人使数万骑绕泾原路靖夏城狂奔,践起得“尘起涨天”。

  而后,借着烟尘掩护,派人偷偷从护城壕挖掘地道,遣入城中,屠之而去。

  这一条满是疑点,颇似后世“小白文”味道的军情战报,却在京城传得有鼻子有眼。

  至于事情的真相,估计已随涨天之尘飘散无踪了。

  但被此战报提醒的天子赵佶,又想起了在陕西辛苦数年,劳苦功高的童太尉。

  立即向兰州派去天使,诏以童贯为开府仪同三司。

  前些时候,京东、淮南四路因公田所之政而群起的大小匪患,

  也在各地官员的剿抚并举下,迅速平定,

  并没有出现吴用满心期盼的“大好形势”。

  反倒是,颇有眼色冀州知州适时上奏,言三山段黄河清澈见底。

  黄河清,圣人出!

  公相蔡京等宰执立即率领群臣上书,乞为皇帝拜表称贺。

  在这种大气候下,扰动四路的匪患,连在历史长河中的一点浪花都未激起。

  大宋再次海晏河清,歌舞升平,一派盛世景象。

  相信今年的圆丘祭祀昊天上帝,

  嗯,根据林灵素的建议,

  天子在两月前,就曾诣玉清和阳宫,敬献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徽号宝册了,

  “昊天上帝”已经变成了“昊天玉皇上帝”,

  相信今年的南郊祭天大典,圆丘祭祀昊天玉皇上帝仪式上,

  大宋皇帝赵佶可以自豪的向天宣告:

  “朕受天明命,司牧黎元,罔敢怠荒,而穹昊眷怀,宗社垂祐,四气调豫,百谷顺蕃,政刑交修……”

  请收藏:https://m.my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