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七章 兄弟不如同袍情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勉强算是熟识,如今徐泽身份显赫,派人来请,二人片刻不敢耽误,放下几件手头的事,就跟着褚垠急急忙忙上了山。

  徐泽找他们两个来,是为了刻碑的事,这次女直之行,有九名保丁护卫把生命留在了辽国,征得他们家人同意后,徐泽计划组织一个招魂仪式。

  徐泽向萧让说了自己要求,然后就让周畀、阮小七等几名亲历者补充完善九人的事迹,当天晚上,萧让写就一篇碑文,徐泽看过,比较满意,稍微改动了几个地方,就交由萧让和金大坚定稿刻字。

  ……

  两日后,天蒙蒙亮,斜风细雨。

  康家庄村口,商队年初开始出发的地方。

  牺牲保丁的家人面朝北方,轻声呼唤各家故去子弟的名字,北上商队剩余之人则在徐泽的带领下,如当日出发一般,肃立其后,中间空余的位置,被九个穿着死者服饰的稻草人替代。

  旁边,四名道士敲着钟磬铙钹,嘴里念念有词。

  “湛湛青天紫云开,朱李二仙送魂来。

  ……

  谨请南斗六星,北斗七星,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后面两名道士随即念诵咒语,不停摇动招魂幡。

  商队众人跟着高呼:“罗船儿来呀!黄三儿来呀!季田来呀……”

  康家庄的村民昨日就得了通告——今天大早梁山生魂回山,村民都在家老实待着,不要出门冲撞。

  康狸的胆子很大,一直趴在自家漏风的窗檐上,看着村口发呆,天还未大亮,看不真切,但远方隐隐飘来凄凉呼喊还是感染了他。

  自己记事至今,家里先后死了四个亲人,从没做过任何法事,都是草草安葬,不知这些没有享受过法事的亲人,在地下是否能安息,他心底突然冒出一个不合时宜的想法——同舟社要是招人的话,自己一定要报名,哪怕是死,也值了。

  梁山,码头直至后山,众人列好了队,迎接遗落在外的“亲人”回山,待招魂队伍经过身边,再默默跟上。

  葬完稻草人,迎接九人令牌进刚刚修建的义烈堂,徐泽在堂前,宣读了萧让起草的《九人义烈记》,随即向所有人发表了一个即兴演讲。

  “今天,我们齐聚在这里,为同舟社的义烈招魂,并请他们入义烈堂以飨香火,这是同舟社成立来的第一次,但绝不会是最后一次。”

  “去年的今天,我们还是水泊亡户、乡野流民,食不果腹,朝不保夕,随时都有冻饿倒毙之虞。一年不到,我们就衣食无忧,成了周边主户都羡慕不已的体面人!”

  “这一切的改变,并非老天爷恩赐,也非徐某人施舍。这些,全都是你们自己用双手、用性命拼出来的!”

  ……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如鸿毛。身为同舟社的一员,为同舟社的壮大而死,就是重于泰山!”

  “梁山是我们同舟社事业起家的地方,就是我们的根。”

  ……

  “以后,还会在此建一座义烈阁,让所有入阁的义烈永飨香火。”

  ……

  徐泽以“同舟不倒,香火永续”结束了演讲。

  众人受到感染,跟着大呼。

  “同舟不倒,香火永续!”

  “同舟不倒,香火永续!”

  请收藏:https://m.my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