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75章 大虎结婚_重回1985:东北往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红升乡的路上,他问大虎:“哥,以后和嫂子开饭店了?”

  “哪能呢!”大虎憨笑起来,“我准备再开两家录像厅,这行熬人,不过挺赚钱,租带社也行,还有台球……”

  “我滴哥,你就不能把思路打开一些?怎么这些年还没干够?”周东北笑道。

  “打开一些?”大虎疑惑起来,随后又摇起了头,“满囤和姬老骚他们干的那些买卖我不喜欢,想想那些女孩儿,都是家里条件不好才出来的,要是换成自己亲妹子呢?谁能忍心让那些酒鬼又搂又抱的?”

  开车的二虎说:“哥,虽说我也不喜欢,可你不干也不耽误别人干哪!”

  “起码我问心无愧!”

  周东北呵呵笑着,大虎还是那个大虎,这也就不难理解,他上一世为什么会为救落水的孩子送了命……

  八十年代开始,由于回到城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又没有那么多的工作机会,所以社会上游荡着大量的无业青年。

  其中又夹杂着许多辍学的孩子,那时候大部分家庭孩子都多,叫什么小七、小九的不在少数,父母们每天忙着工作,孩子属于散养,没人管,也管不过来。

  这些人精力充沛又无所事事,他们大部分人没有理想,更看不到未来……

  于是打架斗殴就成了常态,事实上他们大部分的架都打得毫无意义,起因可能只是谁看了谁一眼。

  可就这一眼,双方就有可能有人因此送了命。

  “你瞅啥?”

  “瞅你咋地?”

  这不是玩笑,这是那时街头巷尾、录像厅、台球室里常常发生的故事。

  在那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他们是一些极其不稳定的份子,其中更有一些偷鸡摸狗、抢劫强奸、欺负弱小之辈!

  可还有一部分人,他们谈不上作恶多端,距离后世的黑社会更是差之千里!

  他们父母没有能力给他们安排个体面的工作,更拿不出钱让他们做生意,他们也早就习惯了这种无所事事的生活,觉得腰里揣着一把弹簧刀,见面有人喊大哥,他就是这条街上最耀眼最牛逼的存在。

  大虎代表了这代人中的一部分人。

  他们为了所谓义气二字,脑袋一热能替朋友两肋插刀;他们羡慕、甚至尊敬那些有文化的人;他们奇装异服满嘴脏话却仍有良知和正义,遇到不平事敢第一个站出来;老太太在街上摔倒了,他们更会毫无顾忌地扶起来,背去医院也毫无怨言。

  甚至看到有孩子落水,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跳下去!

  就像大虎。

  几十年后,这些人能活下来的,早已是双鬓向人无再青,挺着肚子盘着串,但求妻贤子孝,此生已过大半。

  周东北永远忘不了给大虎送葬时的情形,红升乡的乡亲们和北山居民区好多人都去了火葬场,当他被推进火化炉时,男孩父母跪地痛哭,按着孩子的头,让

  请收藏:https://m.my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