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章 回忆的味道_重回1985:东北往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是2022年大年三十的晚上,自己在大连的家中,一个人看着春晚喝闷酒。

  因为禁放烟花炮竹,一点过年的气氛都没有,自己又是老光棍,这个年过的没滋没味。

  记得当时已经十点多了,电视里正在演相声,遗憾的是,自己不仅没笑出来,呼吸反而越来越急促,心脏一阵阵绞痛。

  再一睁眼,已经是满眼阳光了

  周东北咧嘴笑了,真好,无牵无挂!

  望着外面还有些的街道,又盘算起粮票变现的问题。

  全国粮票比省粮票值钱,按照规定,地方粮票只能在当地使用,如果出差或探亲,就要凭介绍信到粮食管理部门兑换全国粮票。

  不够用怎么办,只能去黑市买!

  不知道现在什么价格,不过保守估计,1市斤的全国粮票也能兑换两毛钱,六万斤就是12000块钱,妥妥一个万元户诞生了!

  想好了全国粮票的问题,又开始琢磨省粮票。

  印象中是今年1月份,或者是2月份,具体记不清楚了,全国粮食和棉花取消了统购,改为合同订购。

  这是双轨制的开始,一边是计划经济,一边是市场经济,两条腿走路,也是一种稳妥的过渡方式。

  统购改订购,统销也就渐渐放宽了,市面上开始出现了议价粮,虽然议价粮不需要粮票,但价格却整整贵了一倍。

  当农民口粮不够的时候,就会用鸡蛋或其他农产品与城里人换粮票,或者用为数不多的大米换粗粮,以弥补口粮不足的问题。

  农民太难了,为了吃饱肚子,想尽了一切办法!

  随着人们手头存积的粮票越来越多,粮票也渐渐有了新的作用,开始半公开地把它作为了一种流通货币,来交易商品。

  看来省粮票变现,只能用它从农民手里换取鸡蛋,然后再把鸡蛋卖出去

  兴安市地处东北以北,比较偏远,信息闭塞,此时还没有用粮票换鸡蛋的,看来自己将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幸好里面没有兴安市粮票,印象中那种地区补助和工种专用粮票,后来换鸡蛋都没人要

  到站了。

  下车后,他直接走进了二百货旁的一家副食店。

  这家副食店在兴安市是最大的一家,老百姓俗称它大副食。

  店里约有一百四五十平,很暖和,进门就闻到一股淡淡的酱味儿和醋味儿,两种味道混合在一起,十分特别。

  这是回忆的味道,让周东北都不由恍惚起来。

  这个时间店里没有顾客,几个女营业员穿着蓝大褂,带着套袖,站在柜台后嗑着瓜子,也没人招呼他。

  长长一溜木质柜台的最西侧,一张矮桌上放着两个编织筐,记得一般副食店这个位置都是卖鸡蛋的。

  他大步走了过去,没想到两个筐里竟然都是空的,一个鸡蛋都没有。

  看了眼价签,就怔在了那里

  鸡蛋:1.29元一市斤。

  一块

  请收藏:https://m.my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