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一章 奴军攻城_崛起烽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缺一,这些吐蕃军队的大营布置很明显有大乾的影子,只是和大乾军营的各军之间紧密相连不同,这些吐蕃人的各军营地之间有很多上百米,甚至是相隔半里的“空隙”。

  看着吐蕃人安营扎寨,苏策没有派人去做徒劳无功的袭击,或者说他还没有找到一个好的时机。

  最后一次确定城中没有百姓了之后,苏策松了一口气。

  对于边军出身的人来说,和异族打仗的是最怕的就是己方百姓被当做叩关的“武器”。

  以百姓性命相威胁,关塞不开城门,放他们过去,便是血流成河的屠杀,大乾为什么仇视诸邦,只因这些异邦人的异族人和大乾人有着血仇。

  血仇没有一笑泯恩仇,只有血债血偿。

  九胡人和大乾人是血仇,大乾百年征战,是有五六都是安北都护府主攻九胡人。

  如今曾经建立起大元帝国的九胡人,现在只能在交出全族大部分财富后,成为罗斯人的附庸。

  合为附庸,不为奴,贱于民。

  看着越来越完善的吐蕃人营地,迟迟不见攻打,苏策虽然觉得很是奇怪,却也没有派人出去送死。

  战争的节奏没有那么快,苏策趁着这段时间,整备了一次军队。

  一万府兵中,有一千轻骑,四百侦骑,四百重骑,两百具甲骑。

  剩下的这都是步军,蜀王送来的箭矢决定了苏策只能重点布置,以杀伤为目的,玩不起箭雨覆盖。

  因此苏策从剩余的八千府兵中抽出来一千弩手。

  剩下七千府兵,分为七队,每队千人,要不是茂州城小,只是一座两里见方的小城,一队千人还真守不住。

  而茂州这座城自建立初,便考虑到这里地处要害,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很大。

  因此,茂州半座军城的说法并不是说着玩的。

  四四方方的城墙,四角有各有一座角楼,两座城门,一东一西,各有翁城,城门上有双层箭楼。

  城门高耸,达到三丈有余,双层箭楼宽达三十米,翁城为圆形,东西不过百米。

  而在四面城墙每隔七十五米,便有一座凸出城墙两的马面,茂州城的马面没有长安城马面那么宽大,只有五米宽,上面的平台上有一条长方形的两层阁楼,下层住人,上层作为箭楼。外围一侧的城墙都是凹凸有秩的女墙。

  总共四十八座马面,四座角楼,两座箭楼,这便是茂州城的防御建筑。

  至于武备,只有八十张从益州送来的三弓床弩,臂张弩一千张,弓类是府兵的常备武器,人手一两把,这是根据府兵个人的能力配备选择的。

  而人员分配上面,就需要考量苏策的排兵布阵了,城门处虽然有翁城,箭楼,但是这里却需要重兵把守,这两面城墙也是吐蕃人进攻的重点。

  设身处地去想,苏策若是手上有十万大军,面对万人把守的城池,最好的方法就是全力

  请收藏:https://m.my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