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2章 能隐忍就不错了_戍边五年,震惊南下巡视的朱元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2章能隐忍就不错了

  祝通和晋地官员闻言,皆是一愣。

  他不是负责军队的么?为什么这三个条件,都跟政治有关?

  蓝玉继续道:“兵役制度的缺点很多,招募的士兵质量参差不齐,战斗力参差不齐,会对战争造成很大的影响。我觉得,应该把军队制度,改成征兵制度。”

  一群文武百官都是一愣。

  大明开国之初,因为维护国家安定,所以官府专门设置了各类户口,比如户口归户部管,工匠户口归工部管。

  而最令朱元璋骄傲的,则是他建立的兵役制度,士兵们都有自己的田地,生活在一个特定的地方,一旦参军,他们的家族就会世世代代都是兵役,若是有一个人生病或者死去,那么就会有第二个人接替他的位置。

  这样的兵丁,一开始还能维持下去,但到了后来,兵丁们就没有了生计,再加上劳作的压力,很多人都选择了逃跑。

  故而,蓝玉第一个从军部开始,就是想要提升队伍的素质。

  但祝通和其他官员却都吓了一跳,连忙道:“蓝统领,这是皇庭的规矩,若是我们擅自改变,只怕会引起皇庭的愤怒,那样的话,我们承担不了这个责任!”

  “不错,蓝统领,三思而后行!”

  谁都没有料到,蓝玉刚来晋地就如此放肆。

  果然是个叛徒。

  好大的胆子!

  见众人都有异议,蓝玉轻蔑一笑,轻描淡写地说:“这是肃王旨意。”

  “嘎……”

  所有人都停了下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这是肃王的旨意吗?

  这不就是皇命吗?

  他们这么做,不是犯法吗?

  在来晋地的时候,朱拓便已经和他商量好了详细的计划。

  北地九边之所以如此凄惨,除了蒙古的侵略之外,还有一个深层的因素,那就是九边的民风实在太过贫瘠,人丁稀薄,有时候还会出现饥民。

  而要扭转这个局面,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朱拓在晋地忙活了半年之久,才勉强维持住了晋地的安定,未来数年,他要做的,就是从军事,经济,民生等各个方面,提升晋国的生活质量。

  因此,在蓝玉来此的时候,朱拓便和他说了不少的话。

  蓝玉见大家都没有意见,便继续道:“关于粮票,肃王殿下的意思是,对像麦子这样的大批量粮票,定一个售价,如果超出售价,就让朝廷将粮票压下来。再低的话,就会有朝廷来买了。”

  这个办法也是朱拓提出的,让农民们可以靠种田赚钱,

  如此一来,晋地的粮荒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因此,大臣们也没有任何异议。

  而第三条,重启中法,则是引起了极大的争论。

  中法是大明自立国以来,就开始实行的一种制度,就是让盐商人前往边境,缴纳粮食,然后得到官方发放的一种制度。

  而现在,那些盐商们,却开

  请收藏:https://m.my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