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53章 削减预算_寒门仕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就会通过地方债的形式“寅吃卯粮”,以未来的偿还能力实现今天的宏伟蓝图。

  但未来偿还能力不像公务员,旱涝保收不下岗。经济形势永远是瞬息万变的,竭泽而渔终究是要遭到反噬的。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以往土地财政“鸡”“蛋”互生的膨胀经济下,用全民透支未来收益信任的情况下,尚且玩得转。

  但还是那句话,钱不是凭空变出来的。人民的“六个钱包”掏空后,叠加全球贸易逆全球化、各国经济形势都岌岌可危的大潮流,当然,还有很多影响因素,如地方可卖的土地越来越少、用来接盘的人口越来越少,实体经济遭受创伤等等,在各种不利因素BUFF加持下,未来偿还能力产生了信任危机。于是,老一套的游戏规则玩不下去了。

  地方债的庞大规模也到了一个威胁国家经济命脉的程度。要知道,我们国家政府是不能像西方国家一样破产的,这在社会主义国家是一个想都不能想的事情,对党的执政根基有着巨大影响。

  在“开源乏力”的情况下,只能狠踩刹车,把“节流”的红线划出来。控死各地的债务规模,严肃处理胡乱举债上项目的行为。但又要保证地方正常建设发展,便不得不通过发行专项国债、降准降息、MLF等金融手段,以期延缓严峻形势,用时间换空间。

  说这么多,在地方支出中,人员支持这一块是“雷区”,即便要动,也需要时间逐步“精兵简政”去实现。90年代特殊时代背景的“下岗潮”这种“硬着陆”不能轻易用。在经济下行期,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极易从经济问题演化成社会问题,影响整个国家的稳定。

  那怎么办呢?只能从项目支出下功夫,例如某县举债400亿打造“水司楼”这种祸国殃民的形象工程,就是严厉打击的对象!当然,这个县也不是拍着脑袋就想搞这么个大项目,可以说一直以来都是这么做的,“小故宫”“望月楼”“民国步行街”“盘古庄”等等奇葩项目层出不穷,而且大部分都处于烂尾状态了,故而赢得了“三步一破楼,五步一破亭”的“美称”。更搞笑的是,该县竟然还搞了个“大学城”项目,意图引进国外一些高校,一个县城搞“国外高校大学城”,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

  事出反常必有妖,匪夷所思的项目背后,必然伴随着骇人听闻的腐败。不出意料,该县书记、县长已经双双腐败落马。同样令人深思的是,原书记是从沿海引进的“优秀干部”,原本是希望他能带来沿海的先进发展理念,带动落后地区的发展变革。可笑的是,先进理念没带来,大手大脚的阔绰作派却带来了,给当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所以,新鲜血液也不一定就是好的,得看匹不匹配才行。

  林方政皱眉道:“谁让你削减这些支出的了?我就不信了,难道这8个亿全都是非花不可的?有没有不该修的景观工程?有没有不该举办的大型活动?”

  请收藏:https://m.my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