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5章 开会(下)_洪武生存指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有轻重缓急。从金陵启程之前,我身边人有家眷从山东来,说山东去年冬天饿死了很多人,当下虽说开春,但我也知道春荒同样是一道坎。我们越早运粮到北方,除了大军所用,还能赈济百姓,少饿死一些人。薛知县,你说我该怎么选?”

  薛戍稍稍迟疑,又是拱手一揖,却还是道:“翰林,照前朝例,参与海运输粮者,会给与报酬,称为‘运粮脚价’。”

  “看来伱是做过功课的,但你了解的并不全面,”朱塬道:“前朝给‘运粮脚价’的前提,是民夫自备船只,且并不免除赋役,这是一种雇佣制度。咱们这次是征调,船只由官方提供,且免除赋役,同样相当于支付了报酬。”

  从来要做一件事,若能有参考,‘照本宣科’是最便捷的方式。因此,朱塬最近当然对元朝的运粮模式进行过详细了解。

  元朝最初也是采用官方运粮。

  不过,因为效率不高,运粮也少,之后就开始一套类似雇佣制度的运粮系统。

  官方支付报酬,民间自备船只为朝廷运粮。

  元朝海上运粮最鼎盛的一段时期,基本都是如此运作,年输粮超过300万石。

  然而,代价也很大。

  当时南方的一石粮食,按照元朝的纸币计算,大概价值三两中统钞,但元廷给每石粮食开出的运价是八两,相当于南方粮价的两倍多。

  再然后,元廷也发现这么干太贵了,给不起钱了,不断降低每石粮食的运价,再加上中统钞在元朝后期迅速贬值,导致没人再肯造船运粮,本来兴盛的海运系统也就迅速崩溃。前些年,张士诚和方国珍联手给元廷输粮,一年就只剩十万石出头。

  当初了解到这些,朱塬不是没有考虑过雇佣制度。

  结论是当下不可行。

  这首先是因为现在大明初立,南北各方对新朝的归属感还很弱,冒然把粮交给私人,很难说会是什么结果。其次就是,东南持续多年战乱,百业凋敝,一时也聚不起太多的民船进行输粮。

  因此还是只能官方来做。

  堂下,薛戍其实并不是不知道这些,他刚刚只是希望某个小大人不知道,想要多给百姓争取一些补偿。

  既然没有成功,薛戍拱手一礼,也便安静下来。

  朱塬看向四周:“还有其他问题吗?”

  本以为没人开口,忽听常断旁边那个方脸男子拱手道:“下官盐运同知邢迹,此次运粮,若有需要盐运司协助,在下定全力配合。”

  朱塬看过去,笑着点头。

  明白。

  这是表态度。

  倒是不知昨日码头之事,也没有多想。

  还觉得吧。

  邢迹……这名字挺‘可疑’的。

  刚要略过,忽又想起。

  盐运……

  嗯,如果没记错,明朝好像也有让盐商帮忙运粮换取盐引的做法,记得还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叫做‘开中法’。

  不过

  请收藏:https://m.my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