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9章 军校的问题_洪武生存指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不必过于迷恋这黑土,那片土地只是基础好一些,就像沿海的渔场,亿万年都没有过大开发,开始的时候,捕鱼收获自然丰厚。不过,等新时代到来,通过更加科学合理的种植方式,无论是黄是黑,任何土地都可以得到非常丰厚的收获。”

  老朱点头,还是很宝贝地把那盒黑土收起来,一边道:“你这一说,俺倒是想起,去年那鸟粪,胡惟庸年前还来了奏章,特意说起,那加了鸟粪的田里,稻子长势颇好。这相隔千里的,到底只是一说。事情既然是你提出,这也开春了,还是要就近挑选田地试上一试。”

  “祖上放心,塬儿一直记着。”

  金陵周边的耕种规律通常是一年两熟,二月份播种,五月早稻收割后,再种一茬晚稻,九月份第二次收割。

  因此,要在这边做鸟粪实验,近期就要开始选择实验田,提前施肥养地。

  祖孙两个又聊过一些事情,才起身来到隔壁的会议室。

  常遇春、邓愈等人已经抵达。

  除了两位大将,以及涂霄,还有已经正式从拱卫司改为锦衣卫的全新锦衣卫第一任指挥使陈赊。

  朱塬明白,应该是关于在军事大学设立情报专业的事情。

  老朱对此很上心。

  另外还想起那位去年科举中凭借一篇武略被老朱注意并亲封了正五品千户的郑逊,不过,虽然也是正五品,与涂霄兼职的正五品司业相当,今天却是没资格坐到这里。

  施礼过,众人落座。

  左相不在,朱塬也就到了左手第一的位置,与常遇春相对。

  大明以左为尊,这一来,等于朱塬还比常遇春高一些,不过,在场诸人却都没什么意见,毕竟在同等的从一品中书平章政事之外,朱塬还有个皇族的身份。

  即使是过继来的皇族,那也是皇族啊。

  按照这时代的伦理纲常,若是细论,朱塬和常遇春,实际上,一个是‘主’,一个是‘仆’。

  会议开始。

  先是之前负责筹备的邓愈大致介绍了一下这段时间的工作成果。

  主要是一个,红山北部的金陵军事大学校园选址,年前已经顺利平整出来,这一点,朱塬前几天才和老朱、常遇春等人一起过去看过。

  接下来就是修建校舍。

  常遇春希望三个月内搞定,这就需要诸多工匠,好在,随着大都匠户的到来,即使只留了一半在金陵,另外一半打发去了太平,当下的金陵周边,工造人手也是不缺,何况老朱前两天也说过,可以动用闲暇的军卒参与劳作。

  因此,三个月,足够。

  这个问题之后,就是具体的招生。

  这就很值得说道了。

  按照常遇春、邓愈这些勋贵的想法,当然是尽可能只招收勋贵子弟。

  这么想也无可厚非。

  不过,若是真的如此,这所学校办起来也没什么意思,还是按照曾经的大明军制那样,

  请收藏:https://m.my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