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章 想不明白_洪武生存指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自己之后几十年乃至几百年的事情,也难免生出些是非成败转头空的感慨,怀疑自己所做一切是否还有意义。

  老朱的应对是,想不明白,那就暂且甚么都不做。

  陈宁只能算是时运不济。

  谁让他本就有黑点。

  而且,朱元璋内心也悄悄理出了一条脉络。

  胡惟庸去年调入中枢,先任太常少卿,不到一年,又转为太常寺卿,操持登基期间各种大典,短时间内,可谓功劳尽显。

  若不是看过《天书》,这位官员确实已被朱元璋标记,打算重用。

  陈宁,当初被关入大牢,过了一年,老朱都快要忘记这个人,去年又被提起,念其以往功绩,于是给了个太仓市舶提举。今天,陈宁又想要连跳五级,提升为司农卿。

  这两人背后,都站着一个人。

  左相国李善长。

  朱塬在《天书》中也记得明白,胡惟庸私贿李善长数百金,得以调入中枢。

  至于那陈宁,想来不用多说。

  善长啊!

  若不是朱塬的那本《天书》,朱元璋觉得,自己少说也要再等几年,才能跳出这个当局者迷。因为,他对这位与自己一路打江山过来的老兄弟,真的是信任至极。

  哪怕这些年也看出李善长才能远不如刘基,哪怕也明白李善长好嫉妒,心胸不广,比如经常明里暗里地针对刘基,但他依旧委以重任。

  这也是朱元璋的用人之道。

  从不求全。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朱元璋也并不怀疑李善长对自己的忠诚,哪怕是《天书》中,根据朱塬给出的细节,他也能看出来,即使几十年后,他也并不是真得想要杀李善长。

  世事多不由人而已。

  哪怕他是皇帝。

  当下,朱元璋的感觉是,老兄弟啊,有些事情,咱不能这么干。

  只不过,又该怎么办?

  朱元璋还没想明白。

  朝会结束,群臣陆续散去,朱元璋依旧一个人坐在奉天门外的御座上,感受着冬日里少有的暖阳,又想到朱塬。

  哪怕已是八分相信,他依旧保留着两分怀疑。

  这些日子,老朱偶尔会非常阴谋论地想着,朱塬会不会是元廷派来离间他父子君臣关系的谍子。

  为此还特意翻了翻史书,找到那十二岁就被秦王封了上卿的甘罗。

  古往今来,似乎也从不缺年少大才之人。

  老朱又逐渐否定了这个想法。

  若朱塬真是元廷派来的谍子,这谍子……可比那献上‘疲秦之计’的水工郑国要大才十倍百倍,这不叫谍子,这叫宝贝。元廷若真有此等能把他玩弄至此的大才之人,早就中兴了,那里还能有他今日。

  这么独坐了一会儿,朱元璋终于起身,没有去东阁,而是出了左顺门,走向专为皇子们读书而建的大本堂。

  来到一间房外,站在窗边,首先看到了太子朱标。

  满意地旁观了一会儿太子在几位侍

  请收藏:https://m.my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